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15928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第1-2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史学家范文澜评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说:“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划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据此可知,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C.宗法制 D.郡县制答案 C解析 根据“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组织力量”可知,该制度反映了中国古代以血缘为联系的宗族自治在地方管理及社会基层发挥的作用,故C项正确。2.(2014康杰中学模拟题)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宋国是分封殷商后代,陈国分

2、封的是舜(“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后代,楚国分封的是颛顼(“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后代。这表明( )A.先代贵族是分封最主要的对象B.目的是防止商朝势力东山再起C.优待古代帝王后代有利于树立威信D.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治等级最重要的纽带答案 C解析 分封制最主要的对象是周王室子弟,即王族,A项错误;B项片面,它只能说明分封殷商后代,无法说明另两个王国的分封;分封制先代贵族有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树立政治威信,C项正确;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3.(2014延边二中模拟题)战国以前,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获得姓氏主要

3、源于( )A.郡县制度发展 B.统治阶级提倡C.皇帝制度形成 D.社会矛盾缓和答案 A解析 战国以前,分封制稳定,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而战国以后分封制逐步瓦解,郡县制建立,选材标准逐渐转向以军功、才能为主,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不再成为区分地位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以后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A项正确。4.(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之后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谏议大夫的设立,说明封建王朝重视( )A.加强中央集权 B.国家监察事务C.规范官员职责 D.法律制度建设答案 B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C项观点片面,排除;AD项均与谏议大夫的职责无必然联系

4、,排除;故B项正确。5.(2014南昌二中模拟题)隋唐时期,“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统治者推行材料所述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 D.避免决策失误答案 B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隋唐三省六部中门下省的职能,故该制度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减少了决策失误,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并非主要目的。6.(2014望江二中模拟题)文献通考中写道:“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

5、省)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这反映出宋代( )A.宰相行政权力加强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权力机构职责明确答案 C解析 AB项不符合史实。由题干材料可知,宋代设立政事堂(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这体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制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权力机构的明确职责,D项错误。7.(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称:“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省制的出现 B.郡县制度设立C.科举制形成 D.监察制度确立答案 C解析 三省制在隋

6、唐之前就已出现,郡县制设立于战国末期及秦朝初期,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排除ABD项。隋及初唐时科举制形成,故C项正确。8.(2014邢台市模拟题)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议政制度,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及某些官员“尝有违言”等情况。这表明行省制下( )A.民主决策,避免失误 B.中央决策,省内执行C.互相牵制,分权制衡 D.分权决策,地方自治答案 C解析 材料中“事从公议”说明行省制下地方行政机构内部不是最高长官一人决策,而是存在着权力间的互相制约。故选C项。9.(2014泉州一中模拟题)黄宗羲说:“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

7、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段话表明黄宗羲( )A.认为加强相权可以抑制君权B.主张挑选贤能的宰相协助皇帝议政C.认为君主世袭致使君权弱化D.主张恢复宰相制并且宰相一职世袭答案 B解析 A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材料不符;D项“宰相一职世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可知B项正确。10.(2014慈溪中学模拟题)“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下列能够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

8、.宰相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加强B.沿用行省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C.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D.调整官僚机构,为皇帝办事的效率提高答案 A解析 明清时期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皇权空前加强。一些进一步加强皇权的措施如废除宰相、设内阁和军机处等都说明了这一特点,故选A项。B项错在“中央集权”;C项是专制统治加强在经济领域的表现;D项并非明清所特有。11.(2014珠海市模拟题)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专家指出:初看起来的穷人的权利有限,他们不能担任官职,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实际上后来几乎所有人都有了担任官员的资格。这里的“后来”

9、应该是指( )A.梭伦在位时 B.克利斯提尼在位时C.伯利克里统治时 D.被马其顿占领后答案 C解析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时期正式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到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故选C项。12.(2014厦门市模拟题)“在古代希腊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普通的法院都是由许多无秩序的人民团体组成的。他们所作的判决,几乎常是胡乱的,常是决定于一时的宗派意见或党派精神。”此论述最适合用于论证的主题是( )A.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居民的民主B.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腐败动乱的隐患C.雅典民主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D.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的摇篮答案 B解析 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

10、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雅典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故选B项。A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是对雅典民主的肯定,与题干主旨不符;题干所述的是雅典民主运作方式的弊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2014汕头四中模拟题)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使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制定十二铜表法 B.编纂民法大全C.颁布民法典 D.形成万民法答案 A解析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选A项。14.(2014珠海市模拟题)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君主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

11、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做神。”下面与此观点相类似的是( )A.“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的实施)”B.“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C.皇权可以凌驾于国会和法律之上D.议会拥有最高主权,王在法下答案 C解析 材料内容体现了君权神授,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手段。ABD项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故选C项。15.(2014泉州市模拟题)近代以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德国皇帝逃亡,奥地利哈布斯堡末代皇帝被流放,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枪杀,中国皇帝溥仪被劳动改造但是英国历史发展证明:人权、民主与君主制度可以并行不悖。在英国,英王与首相的关系是( )A.

12、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并对议会负责B.英王是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元首并对英王负责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多数党领袖不经其任命成为首相D.英王是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元首并对英王负责答案 A解析 BD项明显错误,英王为国家元首,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任首相;英王虽是国家象征,统而不治,但首相须经英王任命方能上任,排除C项选A项。16.(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美国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反本宪法。”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13、( )A.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C.宪法至上 D.人人平等答案 C解析 据“本宪法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均不得有违反本宪法”可知宪法拥有最高地位,这就体现了宪法至上原则。故选C项。17.(2014常州市模拟题)“美国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得以保存是与分权的政府互为因果的,因为国家权力被限定在了恰当的范围内并相互制约,人民的自由才不被侵犯。”材料的主要意思是( )A.美国实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三权分立保证了美国人民的自由和权利C.三权分立实现了对权力的有效制约D.分权是为了实现权力之间的平衡答案 B解析 A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D项本身错误;故选B项。18.(2014邯郸市模拟题)

14、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法国( )A.封建势力强大 B.资本主义水平不高C.资产阶级妥协 D.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答案 D解析 当时法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中的君主派与共和派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选项ABC不符合当时法国的史实,可排除。当时,法国存在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斗争,没有直接宣布共和政体是由当时君主派势力的强大决定的,故选D项。19.(2014绥化九中模拟题)“(德意志帝国建立后)统治权属于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但是,除了陆军、海军、外交事务警察、司法、财政和教育的全部国内行政管理权都保留在各邦手中。”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性质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答案 C解析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帝国政府掌握了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