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7229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1月期末质检试题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将子无怒, 。(诗经氓)(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3) ,少长咸集。(王

2、羲之兰亭集序(4)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游爱莲亭记清邱 兢郡之北郭有水滢然,曰萧湖。湖之北,舍舟步行,不五六里,曰后湖。湖与运河止间一堤,南始伏龙洞,北抵钵池山,东绕盐河一带,周环约十数里,淮之胜境也。余生长于淮,未获一至其地。癸巳秋七月,溽暑初伏,凉风暂起,买舟于菰蒲曲之港口。菰蒲曲者,水南程先生别业,切近伏龙洞者也。舟行数十弓,左转石桥,云景波光,千顷一碧。济南大明湖、杭州西子湖,向之叹为澄涵沱澹者,仿佛遇之。于是载沉

3、载浮,与波上下,推篷四望,旷然神怡。钓艇横烟,遥歌断续,菱汊也;蔬篱茅茨,数家掩映,蒲洲也;禅林道院,隐隐丛丛,柳湾也;绿树红桥,蔼蔼宛宛,爱莲亭也。亭四面皆种莲花,故因以名,风景清绝,冠全湖之胜。阎省庵题联句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盖实景也,亭虽小而杰出于湖中。甫登舟遥望焉,以为即之甚易,乃度渔梁,穿荻港,沿荇田,凡经数十转,而后得造斯亭。亭后为般若寺,僧闻客至,出迎,延坐于清风阁,饷以雪藕。解衣盘桓,俯仰流连,见夫水鸟拍波,游鱼唼藻,不禁喟然叹曰:“物之乐其乐也,如是乎?殆移我情矣!”久之,扣舷沿旧路而返,偕游者曰:“湖之胜在爱莲亭,钵山之胜在景慧寺,由亭诣寺,直一苇航之耳

4、,盍回舟为薄暮游?”舟子曰:“时不及矣!”遂止。嗟夫!世之鹿鹿尘途者,其于某水某邱,虽在故都,至老不能识焉,况侈宇宙之大观乎?然则余今之获游于此,亦非偶然,故不可以不记。(选自中国游记散文大系)【注】郡:指淮安。弓:古代计量单位,六尺为一弓(一说八尺)。渔梁:筑堰围水捕鱼的一种设施。鹿鹿:即“碌碌”。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湖与运河止间一堤 间:间隔B甫登舟遥望焉 甫:刚刚C延坐于清风阁 延:邀请D直一苇航之耳 直:遇到3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作者船上所见之景的一组是(3分)溽暑初伏,凉风暂起蔬篱茅茨,数家掩映禅林道院,隐隐丛丛绿树红桥,蔼蔼宛宛亭虽小而杰出于湖中见夫水鸟拍

5、波,游鱼唼藻A B C D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爱莲亭是一处美景,位于萧湖之北的后湖,因亭的四周都种莲花而得名。B后湖澄澈浩渺,堪比大明湖和西子湖,却少有人至,可见世人重名轻实。C作者在描写优美湖光山色之后,告诫世人不要因为忙于俗务而错失美景。D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将作者一行游览途中的多个景点描绘了出来。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风景清绝,冠全湖之胜。(3分)译: (2)凡经数十转,而后得造斯亭。(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闻新蝉赠刘二十八唐白居易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

6、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选自白居易集)【注】刘二十八:即刘禹锡。青云:指高官显爵。(1)首联如何表现初夏的特点?请简要说明。(2分)答: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高家捉鬼后的第二天,觉新去看祖父,祖父一反常态,温和地和他说话,要他把觉民喊回来,希望赶快把冯家的亲事办了。(家)B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组建益中信托公司,低价收购并计划扩充几个工厂,给予新从日本移植到上海的小厂致命的打击。(子夜)C爱斯

7、梅拉达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发现弗比斯并没有死。她呼喊弗比斯,可弗比斯不理她,而跟未婚妻躲进门里并把门关上。(巴黎圣母院)D老葛朗台去世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她一次性支付了克罗旭整年的薪金,并在拿侬结婚时,包办了拿侬全套的嫁妆。(欧也妮葛朗台)E涅赫柳多夫上诉以后,首席枢密官反对撤销原判,另一位枢密官也因个人好恶主张驳回上诉,马斯洛娃最终流放西伯利亚。(复活)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题目。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魏延后来为何“生异心”?孔明是如

8、何设计取他“首级”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目。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刘姥姥为何会与贾母共进早餐?鸳鸯是如何“撮弄刘姥姥”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

9、娄上)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注】讱:言语迟钝。无责:不值得责备。实:结果。(1)对于“言”,孔子和孟子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2分)答: (2)孟子为何重视“言”?请简要分析。(4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以文化化解戾气张 贺不必举出多少例子,人们就能感受到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相当严重的戾气。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破口大骂、老拳相向甚至酿成血案。近期一系列针对儿童的暴虐残酷的违法犯罪行为就是明证。对于一个以礼仪之邦闻名天下的国家,这样的现实令人痛心,更促人思考。中国人爱说:“

10、仓廪实而知礼节。”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人们的文明水准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但现实显然复杂得多。今天的中国人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的同时,也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信任和温情。许多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紧张、焦躁和提防。许多人在追逐财富与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眠不休,却丢掉了诚实、守信、礼貌、谦和这些事关内心平静和社会和谐的关键品质。刺目刺心的戾气足以证明,道德水准的提高常常落后于钱包鼓起来的速度。就本质而言,充满戾气的人大都缺乏恻隐之心。正常的人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自己也会感到难过,更不要说故意去加害于人了。而缺乏恻隐之心的人往往极端自私,很难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而文化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同感与移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同身受”。当年解放区在上演白毛女的时候,曾有战士看到激动处要举枪向台上的“黄世仁”射击。显然,这位战士完全沉浸在剧情里,情感随着人物的命运而起伏。文艺的这种感化足以净化心灵、启发心智、促人向善。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当然不对,但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音乐厅欣赏演出时很少看到有人为了排队或座位大打出手,而在火车站和地铁车厢里这种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