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06782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多梦的季节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哼、繁、鹰、遨、曾、哗、旋、涡、谜、默”10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繁茂、遨游、旋涡、沉默”等词语的意思。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沉默”、“多梦”的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课时安排:2课时总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出示课件。2、谈话引入: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看着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多梦的季节(板书)。3、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

2、问?4、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2、快速浏览诗歌,说说这首诗共有几小节。点拔:你知道什么叫浏览吗?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三、自主读书,整体建构1、了解诗歌的结构。自由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情感。(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2)你怎样理解“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3)小组合作交流。(4)学习汇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

3、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的诗句。(5)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总第2课时一、读悟结合,走进文本1、教师范读(现在听教师读。教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和读者一同走进童年的梦乡。随着老师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2、刚才是谁把你带到梦境里去的?(对,除了老师的读还有你们自己。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的,你们说得对吗?)3、小声朗读第2-4小节。(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想一想,各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合作学习第2

4、、3小节,提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1)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2)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3)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5、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1)全班朗读第4小节:着重理解“沉默”、“多梦”的意思。(2)引导学生口语交际:你认为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二、反复吟诵,体会意境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小组内互相交流。2、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3、出示课件,伴着音乐和情境图,美美地把整首诗再读一遍。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梦魇般的童年,表达了作

5、者对童年时代的向往和快乐成长的眷恋之情。2、每个人的童年生活是互不相同的。学过这首诗后,你是不是觉得这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附:板书设计所见小树雏鹰多梦的季节所思长大意味着什么所行沉默多梦2.琴声叮咚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对创造美的人的感激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总第3课时一、激情导入1、上课前,教师播放

6、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如秋日的私语),把学生带入美的音乐氛围。师问:喜欢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琴声叮咚。二、初读感知1、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懂,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反馈质疑。2、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学情况1、尝试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要注意渗透方法。指导学生用文中关键句子或自己的话概括,语言尽量简洁。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并给生字组词。重点指导读音:“叮、凝”的韵母是后鼻音,“钦、羡”的韵母是前鼻音,可比较认读。重点指导书写:“慕、暴”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它们下边的写法,

7、可引导学生采用想像记忆或编字谜的方法记忆。3、教师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及教师评议。4、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反复让学生读词语,并引导理解词语意思。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师及时纠正。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和感受,相互交流。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五、指导书写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再指生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记忆生字的小窍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记生字。3、指导书写。(1)指名学生上小黑板范写最拿手的生字,然后说一说自己书写时应注意哪些。(2)学生评议。(3)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书写。总第4课时一、复

8、习导入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学生听写生字词。二、再读品味,感受情境。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描写琴声的句子,朗读品味。2、思考: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三、抓关键问题,品读理解。1、指名读第1自然段。应抓住“清晨、傍晚”体会琴声出现的频繁;引导体会象声词“叮咚”的好处,它使读者身临其境,感觉亲耳所闻。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同样写法的地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2、学习214自然段。学生齐读,分段读课文,谈感受。重点感悟以下句子。“琴声常常伴着雨点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朗读体会“洒”字的韵味,它把琴声写活了,仿佛琴声感染了周围的人和景,突出了琴声的美妙。

9、)“我深夜回来,走进这条寂静的胡同,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为什么说琴声是“温暖的”?)“这琴声那样优美动听,有甜味儿,又是那样亲切熟悉,如逢故友。”(引导学生谈谈:“那样”是怎样的?)“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流水般的琴声,又响在我的耳边,流淌在我的心里。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此段与第1自然段形成首尾呼应。采用泛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反复咀嚼。)3、品读完句子后,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这个弹琴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谈:练琴刻苦,锲而不舍,冬练数九、夏练三伏,琴艺高超等都可以。)4、小组合作,找出写“我”的情感变化的句子,想想都表达了“我”怎

10、样的情感?抓住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上不同的词语。)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引导学生用换词等方法辨析带点词的意思,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用词的准确:夏天炎热,人们乘凉,小姑娘练琴,我当然“钦佩”;秋夜晴朗,琴声悠扬,怎不叫我“羡慕”;冬夜寒冷,我深夜归来,聆听亲切温暖的琴声,我自然是“感谢”了。5、抓住文中的四个疑问句和一个感叹句来体会“我”的情感。我常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先让学生找到它们分别在课文中什么地方,然后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感想:体现了“我”

11、怎样的情感呢?品读完这些句子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为什么“我”这么急切地希望知道并见到这个弹琴的人呢?(琴声太优美了,被她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感动了)6、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朗读时,语气要清缓抒情,饱含情感,表达出对优雅琴声的喜爱,对小姑娘的钦佩、赞赏之情。四、拓展延伸,语言训练。1、说说你的周围有小姑娘这样的人吗?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附:板书设计2、琴声叮咚想见他勤学苦练琴声叮咚就是她?琴技高超 就是她!3穿红裙子的老师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书写“打扮、捞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对红裙子老师的喜爱之情。3感受红裙子老师扎根山

12、村,献身教育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情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领会孩子们喜爱老师的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总第5课时一、激趣导入1. 同学们,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呢?(学生畅谈) (板书课题:穿红裙子的老师)2. 学生齐读课题。3.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初步感知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 勾画出生字。(1)读准生字字音。(2)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3. 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三、再读课文,感知“红裙子”的美1. 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2.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

13、哪些内容使价钱印象最深?3穿红裙子的教师总第6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朗读课文。二、走进穿红裙子的教师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1)穿红裙子的老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2)“看这些娃儿,魂都叫学校给抓去了!”这句话怎样理解?你从中体会到了些什么?(3)课文中几处写到了“红裙子”,请找出来读一读,交流自己的感受。3. 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感悟。(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2)参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感受。穿红裙子的老师有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课堂上,让同学们跟着她进入课文的情境;课外,将班会课、活动课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放弃进城的机会,带来锅碗瓢盆,愿意扎根乡村教育。因为穿红

14、裙子的老师的到来,学校生活丰富多彩了,孩子们原先逃学是因为校园生活太单调,现在有趣味多了,所以孩子们也爱上学,也爱学习了。文中很多地方写到“红裙子”,有的地方是指那位老师穿的红裙子,如“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穿一条好看的红裙子。”有的地方是指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如“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而课文最后“孩子们围着她的红裙子”这里表面上是指老师穿的红裙子,实际上是指老师那一颗热爱教育事业,扎根乡村的火红的心。4.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感情。三、拓展延伸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启发感悟你会对老师说些什么呢?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15、地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积累AABB式的叠词。3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请求老师读作文的时候不念自己的名字,体会作者勤奋学习又谦虚谨慎的品格。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积累叠词。教学难点:明白“我”请求老师读作文的时候不念自己名字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7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每当老师念作文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你的名字是否曾被老师提过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写的老师读作文的时候。2学生齐读课题。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出示自学提示:(1)把认识的字、词勾画出来。(2)标出每一自然段的序号。(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三、精读课文,走进“我”的内心世界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3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