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4404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考前回扣夯基提能 鲁教版必修3 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区域的整体性是绝对的,差异性是相对的。( )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3人类中心论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导致了人地关系对立。( )4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5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出现生态破坏。( )6发达国家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7发展中国家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以及发达国家污染严

2、重工业的转移,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8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属点。( )9水土流失只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10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是黄土高原地区最显著的景观特征。( )11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固沟工程”和“护坡工程”。( )12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13开发条件就是指开采条件。( )14德国鲁尔区和沪宁杭工业基地共同的交通条件是海、陆交通便利。( )15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德国鲁尔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6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7影响西气东输管线走向的

3、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为交通线路。( )18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9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不利方面。( )20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河流开发的方向不同。( )2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河流的开发方向。( )22流域的开发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3河流的梯级开发具有综合效益。( )24东北地区只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 )25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林业和牧业基地。( )26土壤肥沃、单产高是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7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8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绿色农业

4、的发展。( )29东北地区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要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 )30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高低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推进动力差别不大。( )31良好的区位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32市场腹地狭小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后劲不足的原因之一。( )33制约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产业条件为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34世界许多著名汽车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其主要原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二、核心内容,规律再落实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

5、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产生影响,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1)基础好(2)拉动强(3)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3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措施(1)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2)建立石油储备体系;(3)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4)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5)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台山等核电站);(6)因地制宜发展沼

6、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7)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8)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9)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4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解题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3)调配跨区域资源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

7、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5河流特征(1)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2)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6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

8、件(1)自然条件: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内蒙古高原部分是优良牧场);土壤(黑土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高);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人口(地广人稀,有利于商品农业发展);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市场(市场广阔);政策(国家对商品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7东北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东北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今后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9、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8如何确定农业的发展方向(1)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要根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去确定发展方向。(2)在确定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时,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区位条件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9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思路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首先要明确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其次要把握影响区域工

10、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因素,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全面分析;第三,要注意解决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0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三、常用答题术语、用语再规范1水土流失的防治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水土流失、土层变薄、

11、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含沙量剧增、地上悬河、生态脆弱、粉砂颗粒、轮荒制、露天开矿、过度樵采、过度农垦、破坏植被、水土保持、兴修水利、土地复垦、修筑水平梯田、固沟工程、护坡工程、保塬工程、轮作套种、喷灌、滴灌、节水农业、防护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小流域的综合治理。(2)用语列举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答案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对黄河的影响:使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 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水土流失

12、的原因。答案A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的土质比较疏松,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B人为原因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答案黄

13、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在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阐释如下:固沟工程: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营造防护林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封坡育林育草与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业生产。保塬工程:在塬面上,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2荒漠化的防治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荒漠化、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干旱、草原、荒漠、绿洲、冰雪融水、

14、生态脆弱、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兴修水利、节水农业、封沙育草、防护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生物固沙、小流域治理。(2)用语列举荒漠化的主要表现。答案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答案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答案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西北

15、地区绿洲保护措施。答案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开源节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山区水环境,涵养水源,统筹流域水资源利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等;建立绿洲防护林体系。3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森林、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防风固沙、毁灭性破坏、基因宝库、焚耕开垦、商业采伐、工程建设、人口增长、贫困、开发、保护、环境教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湿地、沼泽、“地球之肾”。(2)用语列举城市森林的作用。答案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吸烟滞尘等。森林破坏的后果。答案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答案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使土壤非常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