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4391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下图表示19802010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12题。1甲曲线所代表城市()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劳动力日趋紧缺解析:人口的增长有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及自然增长,二者比较可判断该区域人口的增长状况。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对各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差额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答案:B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B新疆C河南 D江苏解析:结合选项中四省区人口

2、变动情况,丁所反映的是江苏。答案:D下面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聚落主要沿()A河流分布 B海岸线分布C公路干线分布 D山谷分布解析:由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沿公路干线分布。答案:C4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有()A北京 B上海C武汉 D大庆解析:A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是武汉。答案:C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人们称其为“民工荒”。结合下图,完成56题。5图中四点代表四种工业类型对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易出现“民工荒”的工业类型以哪一种为主()AaBbCcDd6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历了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然后由我国沿海地

3、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这种产业转移的文化现象属于()刺激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迁移扩散A B C D答案:5.B6.C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通达度、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土地价格变化的曲线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解析:城市的土地价格与交通的通达度、距市中心距离有关。在离城市中心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区,也会形成土地价格的次高峰。答案:B8.关于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中心常居人口密度约为350人/km2B该城市地域形态为组团式C该城市道路网为多环结构D该城市的布局形式为集中紧凑式解析:城市常居人口密度为3

4、500人/km2,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且土地价格大致由市中心向周围递减,城市交通网为多环结构,不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不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人口稠密、土地紧张,城市布局多为集中紧凑式。答案: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曲线、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0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 km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

5、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910.解析:依据图形横坐标表示距市中心距离,纵坐标表示面积比例,结合城市各类用地面积及布局等知识:城市的商业用地占地面积小,工业区布局往边缘发展,居住面积比例大并有向外扩展的特点,可以判断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应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据图距市中心12 km处,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小,和代表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比例都增加。答案:9.C10.B读下图,完成1112题。11该作物()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1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

6、值()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1112.解析:根据图示该作物在11、12月份种植,4、5月份收割,均取决于气候条件,自种植到收割完一共为7个月时间;该作物开花期在2月份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运动,但并不到达赤道,故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并非最大,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沿岸特点为温和多雨,东北平原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的潘帕斯草原正值夏季,草木茂盛。答案:11.A12.D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14题。13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

7、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14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 B粤北C冀东 D闽西1314.解析:根据图中箭头结合第13题选项分析,a为电厂,其废渣供给建材厂,废热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后的副产品,为盐厂提供原料,而b盐厂的副产品又为化工厂c提供原料,这样大部分废物被充分利用,只有发电厂的废气和化工厂的废弃物没有充分利用,综合以上分析,该工业园可能位于沿海海盐资源丰富的地区,14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冀东位于沿海。答案:13.C14.C二、综合题(共44分)1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

8、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材料二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材料三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地区土壤成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M23.5%16.7%3.2%3.4%34.5%N6.3%25.5%0.7%14.6%18.6%(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N_

9、。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3分)(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1分)(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_和_,使大气中_减少,_增加。(4分)(4)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2分)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河流流向可判断该河是黄河,M是河套平原,N是宁夏平原。这两个平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黄河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成为所在省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由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易发生土地荒漠化和引水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由材料二可看出“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秸秆还田,

10、这样可以保护土壤的水分和有机质,增加肥力,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答案:(1)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塞外江南(2)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和秸秆还田(3)水分有机质悬浮质水分(4)土地沙化(荒漠化);因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使黄河流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好处:提高了土壤的质量;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吹走;增加大气降水机率。16(10分)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1分)(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1分)(3)20世纪50

11、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2分)(5)大量引用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2分)(6)简述该“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2分)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4)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

12、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我国“十五”计划修建的“青藏铁路”指格尔木到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境内的)安多、纳(那)曲、当雄、羊八井、纳之西藏自治区首府(直抵)拉萨市,全长1 142公里。“高寒缺氧、冻土问题、生态脆弱”是建设时要克服的三大难题。表1:进藏铁路的四条线路比较长度/km桥隧总长度/km工期/年地质条

13、件青藏线1 08030.67冻土甘藏线2 126438.732崩塌、滑坡、泥石流、地热、岩爆川藏线1 927819.238崩塌、滑坡、高地震区、地热、岩爆滇藏线1 654710.732高地震区、泥石流、崩塌、滑坡、高地温、高地应力、活动断层等(1)根据表1和图a,分析选择青藏线作为进藏铁路的有利区位因素(答其中两点即可)。(4分)(2)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等地区时,当铁路建成后,建设部门却不惜成本,对很多路段进行了修改(如图b),这样做的目的是(2分)()A防止在沼泽地段路基下沉B防止在冻土地段路基下沉C高原面降水少,不需要高路基和挡水板 D有利于动物迁徙通过(3)“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中,福娃_是代表的青藏铁路沿线的珍稀动物。(3分)(4)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上游通过我国日喀则,在A点出境。请在图c中绘出我国境内的这一段。(3分)(5)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察隅一带是西藏重要农业生产区,但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差异大。试比较气候条件的不同点,并分析其成因。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察隅一带属于_农业。(4分)答案:(1)长度短地形较平坦(修桥、隧道少)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冻土问题被解决青藏公路并行修建,便于运输建筑物资和进行建设(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