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4390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体验:生活中的文化传播,二、透析:文化传播,三、践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文化传播 2.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1.这些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你还能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一、体验: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整体文艺表演效果很好,创意上以中国五千年文明为经线,以四大发明等具体事件为纬线,展现了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百年圆梦的历程和激情。网友IP:202.108.251.,29个大脚印创意让人震撼,天才的构思!主题曲舒缓清澈!整个演出不难看出张导所花的心血,没有让国人失望,是中国人的骄傲。网友依依IP:118.123.1.,

2、画,浑厚而不凝重。舞,隽美而不娇柔。色,绚烂而不吵闹。光,华丽而不张扬。戏,磅礴而不堆砌。歌,深情而不做作。 网友IP:116.28.62.,1.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类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参加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二、透析:文化传播,(1)商业活动,丝绸之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

3、、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商人的贸易活动,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商业活动。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永嘉丧乱”时期: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安史之乱”时期: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靖康之乱”时期: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2)人口迁徙,我国历史出现过人口迁徙,指出它们对文化变

4、迁产生的影响。,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为把关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公元前214年,秦朝政府在南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进行治理,还迁徙50万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区,与百越族杂居。,建国后的我国人口迁移,逐渐形成了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个主要迁出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务工经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人口的迁徙,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产生 极大的影响,对文化的融合

5、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教育在文化传播地位与作用如何?,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

6、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30年出国留学人员达121.17万 31.97万回国。中国累计接受留学生123万人,国外3千万人学汉语。,(3)教育,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传播媒介,烽火台、鼓楼、驿站、信鸽、口头叙述等方式,传递信息很不方便,耗时而且低效。,传媒发展阶段:文化传播总要经过一定的传媒才能实现,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

7、络等发展阶 段。,大众传媒的出现: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大众传媒的特点: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传播各地大量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5000年的中华文明,却抵挡不了200年历史的美国文明,斗不过10岁的美国大片。,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依托

8、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为什么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晋朝法显南亚之行、唐朝玄奘西行 、明代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撰写东方见闻录 、利玛窦献坤舆万国全图,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进步; 西方的民主制度、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被中国所借鉴,促进了中国社会民主的发展进程; 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三、践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的传

9、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优秀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古人在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办?,5000年的中华文明,却抵挡不了200年历史的美国文明,斗不过10岁的美国大片。,5000年的中华文明,却抵挡不了200年历史的美国文明,斗不过10岁的美国大片。,中国与世界上121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2003年10月到2005年9月,中国和法国先后在对方国家举行盛大文化展示活动。文化年期间,我国在法国举行了400多场活动,法国在中国举行了近300场

10、。,(1)都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2) 有利于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3) 文化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所以,(4)既要欢迎-吸收-,又要更加主动推动-,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传播的方式,传媒及其发展,大众传媒,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做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知识网络:,2、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A 口语 印刷 文字 网络 电子 B 口语 文字 电子 印刷 网络 C 口

11、语 文字 印刷 网络 电子 D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B,C,1.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2.北京奥运会是目前为止奥运会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子方式和数字方式进行转播,其中包括网上的高清转播,而手机电视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接收。全球范围内有45亿人可以看到北京奥运会相关的比赛和接收到奥运会信息。 以上事实说明( ) 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 B C D,3.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有利于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C,A. ,B. ,C.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