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25138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基础巩固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A商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B商品贸易与文化传播没关系C商品贸易必然会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吞并D商品贸易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22012年是德国“中国文化年”,中国全年在德国各地将举办音乐、电影、对话论坛等超过500场活动。目前,德国不少媒体和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甚至存有偏见。这说明加强中德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国文化趋同,消除误解的举措是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增进理解的体现是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将增强中华文化

2、国际影响力是文化与政治交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两国政治关系A B C D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4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

3、力。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创造文化文化传递文化沟通文化共享A BC D5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A BC D能力提升6“买船出海,扬帆中国梦”,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一家美国当地的传媒企业后,两年建起了16个频道,收视人群超7 000万。中国

4、传媒海外并购()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有效结合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有利于中美文化的沟通、传递和共享A B C D72012年6月14日,历时一年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悉尼歌剧院落幕。“中国文化年”活动以“感受中国”为主题,将中国优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集中介绍和展示给澳大利亚民众,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中澳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表明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C D8. 2011年12月12日,“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拉开帷幕,本次中

5、国文化年的主题是“丝路之源,魅力中国”,这将是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在土耳其举办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系列文化活动,将向土耳其公众系统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与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同时,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亚非地区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综合文化交流活动。按照中土双方商定,2012年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2013年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请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说明中土互办文化年的意义。答案1D2C3B4D5C6C7D8(1)有利于两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2)有利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3)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4)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