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2421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伤仲永》课后练习 语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文学常识内容填空: 作者 ,北宋 、 、 ,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 、 、 (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的字注音。 隶( ) 扳( ) 谒( ) 邑( ) 矣( ) 泯( ) 称( ) 焉( ) 三、试着用“/”划分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2、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余闻之也久。 四、积累文言字词。 1、明确词类活用: (1)邑人奇之: 奇: (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3)父利其然也: 利: (4)忽啼求之:啼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 (6)父异焉:异: 2、明确重点词语词义: 世隶耕 隶: 未尝识书具 尝: 并自为其名 为: 指物作诗立就 就: 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或以钱币求之 或: 环谒于邑人 环谒: 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泯然众人矣 泯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族: 3、对一词多义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1)忽啼求之: (2)

3、借旁近与之: (3)余闻之也久: (4)不能称前时之闻: (5)或以钱币乞之: 于:(1)环谒于邑人: (2)于舅家见之: 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稍稍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也: 自:并自为其名: 还自扬州: 闻: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或以钱币乞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可以为师矣: 宁可以急相弃邪 4、辨析古今异义词 (1)未尝识书具(古义: 今义: ) (2) 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今义: ) (3)泯然众人矣(古义: 今义: ) (4)稍稍宾客其父(古义: 今义: ) (5)或以钱币乞之(古义: 今义: ) (6)其文

4、理皆有可观者(古义: 今义: )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 五、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六、用原文填空 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 _ 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 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 _”。 “父异焉”主要是仲永幼年时有过人之处,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四是 。作者极力铺陈其非凡的天资,处处令人称奇。 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

5、 _ 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 _ _ 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七、问题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哪一阶段写的最详细?为什么?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7、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举例说说现在社会上有没有类似方仲永的

6、故事。 8本文叙事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八、品析语言 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如:(1)“ ”: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常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 ,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 。 (3)“ ”“ ”“ ”: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4)“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出方仲永的 。 (5)“

7、”: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6)“ ”: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7)第二段叙事:仅以一“ ”、一“ ”、一“ ”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九、拓展延伸 根据方仲永才能变化的原因,联系文中阐述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后寄语;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才来“伤仲永”,“伤你伤我们”!

8、伤仲永 答案 一、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略 三、试着用“/”划分节奏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9、 四、1、明确词类活用:奇:以为奇,意动用法。宾客:把当作宾客。利:以为利。 啼:哭着 名作状 异:对感到诧异。 2、明确重点词语词义:附属 曾经 题上 完成 纷纷 有的人 四处拜访 符合 普通人 团结族人 3、之:书具 代词,指仲永 代词,指这件事 的 代词,指仲永的诗 于:到 在 其:他的 他的 诗 他的 这样(指作诗获利) 自:自己 从 闻:听说 名声 以:把 用 凭借 因为 4、(1)未尝识书具(古义:曾经 今义: 品尝 ) (2) 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完成 今义: 就是, ) (3)泯然众人矣(古义: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很多人 ) (4)稍稍宾客其父(古义:纷纷 今义:稍微 )

10、 (5)或以钱币乞之(古义: 有的人 今义:或者,表选择关系 ) (6)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 ) 5、扳: 同“攀”,牵引,通假字。 五(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 (4) 六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中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七、 1、讲述了仲

11、永幼时天资聪颖,因为没有继续学习,长大后变得与普通人没有区别的故事,告诉我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为感到惋惜”,表明了作者为方仲永少时天赋异常,后来变为平庸之人感到惋惜、痛心。 3(1)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

12、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课文详写第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 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

14、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举例说说现在社会上有没有类似方仲永的故事。 8本文叙事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八、品析语言 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