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0907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期中测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25*2=50分)1.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在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落后D推行闭关锁国政策2.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A注重农时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3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

2、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4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期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5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

3、业D田庄手工业6.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A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B铁制工具运用广泛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7.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 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8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4、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9.中国古代传统中历来提倡节俭,而在明代中期,陆楫提出“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社会消费观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C戏剧发展推动奢侈风气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10、陆游集:“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C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D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11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

5、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A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12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14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

6、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14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A唐朝B南宋C明朝D清朝15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分散走向整

7、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16.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7 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英国的政治家表示:“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造成上述现象出现

8、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 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C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 D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18. 拖拉斯(经济组织)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D垄断组织顺应经济的发展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

9、就每况愈下了。从张謇企业的命运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外市场 B战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 D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20.姜铎在1961年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本意是要说明洋务运动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落后的封建经济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D促进了

10、社会制度的变革21. 1872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22.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耍原因是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

11、的破产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23.据统计19121913年,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24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江苏(含上海)直隶(含京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省区1354542333120191933110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上述表格反映出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25下图显示了英国

12、1801年、1851年、1901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连年歉收 B海外殖民掠夺C奢侈享乐风尚 D工业革命影响二、非选择题26. 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不同时期的城市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材料二、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

13、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依据材料二回答宋代的市在体制方面的变化。(4分)材料三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请回答:(2)根据材料三回答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8分)材料四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3) 据材料四,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6分)材料五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