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0532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作文部分 第一章第1节 记叙文课件 人教大纲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部分 第一章 文体特征导练 成语故事刮目相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温馨提示 刮目相待: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 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 或事物。常和“侧目而视”“另眼相看”混用。,第一节 记叙文 文体特征 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 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

2、主要内容的文 体。 记叙,就是对人物的所作所为、事件的来龙 去脉、景物观察和参观的过程等所作的叙说和交 代,也称作“叙述”,比如“下雨了”说的是天 气变化,这就是记叙;描写则是把写作对象的状 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比如“大雨哗 哗地下了起来,仿佛道道雨帘从天垂下,天地间 顿时连成白茫茫一片”,对下雨的情状作了具体 的刻画,这就是描写。,通常情况下,记叙文要具备六个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当然因 内容的不同可以有所侧重: 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 迹为主,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 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写人 记叙文虽然离不

3、开记事,但它记事主要是为了刻 画人物,不需要详细的过程。如背影藤野 先生等。,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通过对事件 的总体或局部的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生活,表现 一个深刻的主题。叙事记叙文虽然也离不开写 人,但它写人主要是为了交代事件,而不是为了 刻画人物。如斑羚飞渡散步等。 写景记叙文,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借以抒 情言志。要注意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深入地观 察,掌握它们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山水风景写得 有声有色,各具形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状物记叙文,以状写事物为主,要做到“肖 其形”“传其神”,就必须对所状之物进行细致 深切地观察,切实把握事物的特征。这类文章往 往

4、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珍珠鸟等。,写作路径 记叙文,我们从小学就写。作为参加高考的 选手,想凭借记叙文获得高分,非得下一番功夫、 有所超载不可。要想写好记叙文,非达成下面两 个目标不可: 第一,写人记事,应力求写出人物的性格和 事件的社会意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也就是说要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第二,抒发感情,表达感悟,应力求表现作 者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也就是说要有思 想的高度。,如何将一篇记叙文写得好看,使之拨动阅卷 者的心弦,下面的一些做法,可供爱好写记叙文 的学生借鉴。 1.写得深刻点 记叙文应力避肤浅。这就需要作者对一些事 情能够深入挖掘,从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我

5、们称之为“深化法”。能在平常的事情上寻出一 个不平常的方面,这是记叙文高手的本领。2005 年高考浙江一考生写自己养的一只鸟儿不幸死 亡,本来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该生却能极力挖 掘出背后的深意:“珍爱生命,珍惜自由”, “鸟如此,人亦如此;我本无意,却酿惨剧,这,也许是一生的忏悔”作者将小生灵的离世写 得如此深沉,令人动容。这就是对平常素材的深 挖所致。此外,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给读者以 心灵的触动,同样也能把文章写得很深刻。 2.写得动情点 记叙文要力戒乏味,不能像一杯白开水。高 明的作者,常常会把平淡无奇、暗淡无光的故事 讲得极富魅力,使读者难以忘怀,甚至收获心灵 的震撼。为什么?就是因为

6、作者善于捕捉动情 点,能够在文章中设计令人怦然心动之处,这也 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我们称之为“点睛法”。它 往往是文章的高潮,是突出主题、强化立意的最,有效的完美手段。它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细 节,它在文章中或起解谜的作用,揭示生活真 相;或起暴露作用,显示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的炎 凉。它是文章的眼睛,当一篇文章的眼睛出现在 你眼前的时候,你会不由得眼前一亮,继而会沉 思甚至流泪;在那一刻,文章的立意如破空而 来,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深深地烙在你的脑海 中,挥之不去。,3.写得丰富点 记叙文应力避简单。为了表现一个人物,表 达一种思想,抒发一种情感,有时候需要运用多 个方面的素材才能完美演绎。这就需要

7、考生对一 些问题能立体建构,多重演绎,掌握“复合”之 法。所谓“复合”,指对命题者提出的话题或问 题,考生能够在一篇记叙文中作出多重诠释。比 如以“见证”这个题目为例(2009年高考山东卷 试题),我们不妨将个人的“见证”与国家、人 类的“见证”结合起来考虑,将多个“见证”构 成和声,来表达情感。这样一来,就能够使文章 丰富、厚实,由“单声道”变成“立体声”。,4.写得变化点 记叙文应力避单薄。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时 能够由此及彼,插叙增容。这是一种穿插回放的 叙述手法,类似于影视作品中的“闪回法”,指 人物触景生情,由眼下之事联想到过去之事,再 由过去之事回到现实中来这一过程。“闪回”, 常常

8、使用插叙的手法,在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 使得文章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富于变化。它可 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以某物象或情感思想为线 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 式,形成一个整体运用时也要注意选好串起素材 的线索,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5.写得曲折点 记叙文要力戒平淡。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 平,记叙文尤其需要如此。这就需要考生在情节 上苦心经营,精心设计。常用的手法有悬念、抑 扬、波折、误会、巧合等等,可总称之为“兴波 法”。悬念是疑而不答,能够牵着读者的鼻子 走,让人欲罢不能;抑扬是褒贬相生,能够造成 情感态度上的落差,往往能使我们笔下的人、事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误会是误解

9、不断矛盾丛 生,它能增强文章的戏剧性,掀起情节和情感的 波澜,让读者为其着急上火;波折即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容易形成“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的效果;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合故事 情节,达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6.写得形象点 记叙文最忌平泛。这就需要考生对一些人物 能鲜活摄像,拟态传神。写人物,要有血有肉, 展示个性,立体鲜活;写景物,要形神兼备,感 情真挚自然;写事件,要生动活泼,曲折有致。 总之,能够将抽象的概念、生硬的道理变成真实 可感的形象,简称为“形象法”。这是记叙文高 手具备的本领。,7.写得灵活点 记叙文切忌呆板。记叙文强调真实可感,并 不意味着一定要写真人真事

10、。记叙文允许虚构, 只要来自生活,合情合理即可。有时为了更有创 意,更有活力,就需要“无中生有”,就需要编 故事。这个故事要具备四个条件:首先是合情合 理,特别是细节的处理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 其次要承载思想,一个故事的主题无外乎三类, 或表现一个人物的精神,或渲染一种情感(或人 性),或传达一个哲理;再次是一波三折,即一 个故事有三个转折的情节,这是为读者的阅读心 理所决定的规律;最后是信息陌生,这是编写故,事非常重要的原则,故事的主题可能是陈旧的, 但情节本身却要“陌生化”,即要有创新性,须 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编故事既可以超越时 空,驰骋想象;也可以点化历史故事,扩容成篇。 是为“新

11、编法”。 8.来点文化味 这些年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突起。以 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 语言,高扬起文化的大旗。这类文章以富有文化 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同 时也确实展示了考生扎实的语文功底。这种文化 作文,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 2002年的吊屈原赋,2003年的儒兵辩 (香港考生),2005年的永远的谭嗣同, 2008年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直至2009年的 熟悉最后的战役我只取一瓢饮,无 不展示了文化作文的独特魅力。,佳作示范 1.取自生活细节的考场

12、佳作 踮起脚尖 2009年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 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 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 少,还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 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 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 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下 学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 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地回来。 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 玩,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 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

13、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 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 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 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 门口,颓然停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 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 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 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 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被子了!”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 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 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

14、起的脚尖,一 步步踩在我的心头。,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 泪水却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 哭了多久,只知道枕巾湿了一大片。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 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 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 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 忘!,【赏析】全文叙写“我”夜深躺在床上的一 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 “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的感悟,切合题意。 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 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显示了考

15、生相当不错 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地推出 一个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 脚,也是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踮着脚尖 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 述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 “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 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 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2.来自生活灵感的小小说 如此常识 2009年广东考生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 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 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 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 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

16、张师傅对你太严 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 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 题。”,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 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 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 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 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 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从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 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 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 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 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 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 里,纳闷不已。,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 “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 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 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 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 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做了厂长,就提 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 途,这是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