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4507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说明: 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分值12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禁锢(g) 诘(j)责 文绉绉(zhu) 眼翳(y) B. 胡髭(z) 黝(yu)黑 一绺络(l) 颔(gn)首 C. 解剖(pu) 畸(q)形 哂(x)笑 摹(m)画 D. 滞(zh)留 粲(cn)然 秫(sh)米面 门楣(mi)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相形见拙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龙吟凤会 精巧绝伦 人

2、情炼达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长吁短叹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逢场作戏 不容置疑 顾名思意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B. 凄神寒骨,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小石潭记) C. 至若春和景(景色)明。(岳阳楼记) D. 高者挂罥长(高)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C.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不可名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D

3、.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 ,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多读如果彻底。少读如果彻底。多读而不求甚解。少读而不求甚解。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 B. C. D. 6.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悠久历史”“景物描写”“市场的

4、繁荣”“小说散文”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B.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中的“茶房”“踌躇”“颇”都是名词。 C. “我看到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进了2班教室。”这一句的主干是“我进教室。” D.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一句的宾语是个并列短语。7. 下列古诗文的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金樽清酒斗百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居庙堂之远则忧其民,处江湖之高则忧其君。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犹清冽。8.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

5、范仲淹,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C.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收录了雪等作品。 D. 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吆喝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2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的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

6、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

7、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

8、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繁简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

9、,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

10、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9. 对文中段落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领起下文,紧接着下文就是具体描写四季、早晚的吆喝声。 B. 第七段运用时间顺序介绍的吆喝,表现作者童年天真好奇的特点。 C. 第八段叫卖的方法:吆喝制作的过程;借甲物形容乙物;戏剧性吆喝。 D. 第九段叫卖的声调:声音细而高;声音低而沉;忽高忽低。10. 作者对吆喝声的感情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敲小钹的盲人吆喝,表达作者对盲人算卦骗人的迷信行径的鄙夷。 B. 乞丐的乞讨声,表达作者对生活落魄的乞讨者的同情。 C. “我”听到“卖荞麦皮”

11、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表达作者对此类叫卖声的惊恐与厌恶。 D. 硬面饽饽的吆喝,表达作者对卖硬面饽饽的喜欢和赞扬。11.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下列这些语句不属于过渡衔接的一项是 A.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B.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C.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D.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12. 下列不属于本文语言的特点是 A. 生动幽默,口语化强。 B. 辞藻华丽。 C. 多用儿化音。 D. 浓郁的地方特色。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春酒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3-16题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

12、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

13、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

14、,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13. 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家乡的 A. 乡村风俗 B. 人情之美 C. 节日习俗 D. 当地风土14. 对这段文字中品尝“八宝酒”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寥寥几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 善于用细节描写。 C.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