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3260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第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国君把“卷”剖分为二,由国君执右卷,臣下执左卷。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 )A 控制地方官吏B增加国家的收入 C显示国王的权威D更好地考核官吏2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

2、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州县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从以上的地方行政变化过程中,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行政建制不断变化,不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伴随历史的发展C古代王朝的中央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3黄宗羲说:“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更无与为贤者矣。”黄宗羲的意思是( )A恢复宰相制度并使职务世袭 B认为君主世袭致使相权弱化C主张挑选贤能的宰相协助皇帝议政

3、D加强相权可以抑制君权,防止暴政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5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日: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一措施导致( )A宗法原则被彻底的放弃 B七国之乱爆发C王国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D土地兼并严重6亚里士多德说:“不

4、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是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充分说明古雅典( )A珍惜个人自由,不屈从权威 B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认为城邦利益至高无上C重视参政素质的培养 D人们善于从事政治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7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C消灭

5、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D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8法学总论中指出:“根据塞维尔帝和安多宁帝的批复,甚至妇女亦可提起控诉,但以受天性情感驱使而不能自抑者为限,例如母亲、乳母或祖母、姐妹等都可以提起控诉。其他妇女,如经大法官认为她旨在尽其责任,又不越出女性应有的雅淑,实本于天性情感而不能忍受加于受监护人的损害的,亦得提起控诉。”由此可以看出(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的政治、法律地位B罗马法提高了妇女地位,与男子一样享有法律地位C罗马帝国范围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古罗马的妇女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控诉权9.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

6、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 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C. 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内容 D. 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10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

7、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11“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首相人选可以是任何能获得下院支持的人,而不是习惯上认为的下院最大党的党魁,如1924年国王乔治五世任命了工党的麦克唐纳为首相,该届议会保守党258席,工党191席,自由党159席。除此之外,更不乏上议院贵族奉诏出任首相的先例。”这说明在英国( )A国王依然掌握国家大权B下院选举无关首相人选C贵族政治一直盛行至今D君主立宪制度较为灵活12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使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

8、治”的地位 B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C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统治大权 D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13麦迪逊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性保障。”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联邦制原则指导的政府保障了人民的权力B美国两种政府机构的运行均采用分权制度C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权力来源的理论基础 D三权分立原则可用于处理两种政府间关系14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 )A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B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C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

9、中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15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学者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6.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两者都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两者反封建的最终目的相同 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对辛亥革命产生影响A. B. C. D. 17. 李鸿章认为:“各国洋人不但辏集海口,更且深入长江,其藐视中国

10、,非可以口舌争。稍有衅端,动辄胁制。中国一无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外国势力深入长江流域是通过下列哪个条约获取的(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18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19台湾民主国,是成立于台湾的一个共和国政体。其“独

11、立宣言”如下:“即日议定,改台湾为民主之国,国中一切新政,应即先立议院,公举议员,详定律例章程,务归简易。惟是台湾疆土,荷郑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须自立为国,感念列圣旧恩,仍应恭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照常严备,不可稍涉疏虞。”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对抗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台湾人民愤起反抗C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人民掀起反抗D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统治迅速瓦解,各省纷纷宣布“独立”20日本史学家稻叶君山指出:“林则徐对于输入鸦片之外人及买卖鸦片之中国人,使陷于穷窘之地。复排击英人国法判决之要求,最后停止英国船舶于广东港外,以不肯署名盖印于证

12、书为口实。其态度如此,战争之来终不能免。”这表明作者( )A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批判林则徐 B没有看到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矛盾C准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真实起因 D认为林则徐处理鸦片问题的方式有误21. 李敖在纠正人民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运动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是( )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B.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22“吾国则

13、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该材料反映的作者观点是( )A开展思想启蒙至关重要 B实行维新变法迫在眉睫C甲午战败促进民族觉醒 D推翻满清统治条件成熟23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B与传统革命相区别,赋予了近代革命全新内容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其思想体系体现现了民主共和革命的意识形态24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是( )表 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政党国民党代表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合计代表人数8795938A中国国民党“一大”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5某同学在梳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有几处?(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巴黎公社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曾经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