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0422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解码】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考向归纳(含解析)【典例】(2014年江苏历史,21)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

2、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

3、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举贤良并在左右”“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与大臣辩论”等归纳即可。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信息“中书省”“门下省”,实质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职责据材料三从劝谏皇帝、批答奏章、审查大臣意见等方面归纳;说明应从内阁的性质方面分析。第(4)问,基本策略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应为皇权至上。答案:(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

4、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变革中央机构。如秦设三公九卿制;汉设立“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立内阁;清设军机处。(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实行郡县制;北宋设知州、通判和转运使;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唐朝时设道,作为监察区;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按察使司、厂卫制度。(4)注重官吏的选拔。汉朝实行察

5、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总之,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方式是分权,以实现权力的制衡,最终实现加强皇权的目的。中西比较能力的考查鸦片战争前中西的比较【典例】 (2014年安徽文综,36,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

6、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第(2)问,从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西方对中国认识加深的结论,依据所学我们可以得出东西方发展差

7、异的结论,继而总结原因。答案:(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中国(农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经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开展工业革命思想文化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理学依然占据统治地位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兴起;提倡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对外态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脱离

8、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天朝上国”自居,进行朝贡贸易开辟新航路,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史料】 (清代)某甲壮志凌云,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时官衙织造司以低价采办丝料,逼迫某甲为织造、染练。自此某甲大呼其累,本欲就此束手。时有亲戚丙自南洋归,言海外需求巨甚,请甲氏夫妇广置洋船,海上行走。甲心大动,于是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官衙闻讯,竟诬陷某甲结交海盗,强行入狱,并且罗织株连,严刑逼供,夹毙船户十二人,拖延五年不结案。后来,甲家散尽家财,打通关节,某甲才得以出狱。其岳丈语甲曰,洋商不如织机,织机不如做豆腐,做豆腐不如购田置地,衣租食税。某甲从之,偶有所

9、得,日积月累,尽置田亩,于是一家安乐,夫妇得以终年。【问题】 结合故事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解读】项目结论审题要点解答问题首先粗略设计出答案的框架,可以从国家政策、社会风气、经济基础等角度分析,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组织答案答构成案直接信息(1)从某甲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官府的盘剥是重要的原因(2)从“屡次扩资,均被压制”和其岳父的言论可以看出“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3)从官府诬陷其结交海盗可以间接归纳出“海禁”政策间接信息根据材料的直接信息可以间接得出“封建专制统治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结论所学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原因的结论结论:原因有官府盘剥、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小农经济,从根本上说,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