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0383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能专练(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黔东南州模拟)明史钱唐传记载:“帝(明太祖)尝览孟子,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亨。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导致明太祖“怒孟”的原因是()A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孟子宣讲民本B明太祖认为人性本恶,孟子主张性善C明太祖信用法家思想,孟子代表儒家D明太祖出生农民家庭,孟子依附权势2(2014成都检测)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

2、灾。据此推断,明代重视京城的()A民生建设B市政管理C危机管控 D社区自治3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道:“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4(2014临沂模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下列属于该“某人”观点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仲尼虽圣,效之则颦”5(2014衢州质检)日

3、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明代的精神文化则是适应平民阶级情趣的。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明代心学的发展长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京剧的出现散曲的兴盛A BC D6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7(2014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当时有了比较成熟的手

4、工工场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对外交往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的国号苏州在当时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A唐朝 B宋朝C明朝 D清朝8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根据傅斯年“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当时江南地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商品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5、农民经济负担沉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C D9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10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D

6、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11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12.(2014合肥质检)右图所示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走向成熟时期可追溯至()A明末清初B元末明初C清同治、光绪年间D清乾隆、雍正年间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

7、,共40分)13(2014贵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中国的战略一直是北向的,即在大陆发展(明以前的历史说明),北向战略或单纯成为一个大陆国家已没有希望。南向战略,即面向海洋或可为一个民族重新带来生机。明朝做了尝试,失败了。明朝的失败并不在于战略的错误,而是缺乏支持这一战略所需的现代经济体系,在于制度一个庞大的官僚政治体系。 五百年来谁著史材料二明代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在“南向战略”中所做的“尝试”,说明此时

8、西欧出现但明朝缺乏的、有利于“现代经济体系”确立的积极因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对明朝政治体制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2分)14(2014南通调研)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

9、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三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时间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中国西欧中国西欧1500年2517.96007741600年29.219.96008941820年32.923.66001 232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

10、特点。(6分)(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8分)(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6分)答案1选A明太祖主张废丞相,加强皇权,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因此明太祖“怒孟”,故A项正确。2选B材料没有涉及民生与社区自治问题,故A、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明朝在北京和南京设五城兵马司,职责是维护治安、城市道路沟渠的疏通修缮和城市的灾害应急处理,属于市政管理范畴,故B项正确;火灾的应急处理属于危机管控,但材料还包括治安和市政建设的维护,与危机管控无关,故C项错误。3选

11、B从材料“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信息中,可见其并不认为“多子多福”,并意识到人口增加给社会带来压力,“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体现了控制生育的思想,故A项错误,B项正确;“小国寡民”思想与材料所处时代明显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前景所产生的忧患意识,并非真正出现人口严重膨胀,故D项错误。4选D李贽离经叛道,大胆挑战传统思想,反对盲从孔子,肯定农民起义,赞颂男女自由恋爱,为统治阶级所不容,被称为“狂悖乖谬,非圣无法”。A项是黄宗羲的思想;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C项强调实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只有D项反对盲从孔子,符合李贽的思想。5选C本题宜用排除法。

12、京剧出现在清代,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6选C题干关键信息是明清之际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源于其经济地位的提高。明清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棉纺织业的兴起,妇女是主要的劳动者,故C项正确;A项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说法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7选D上表中出现了“会馆”,这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经济现象,故A、B两项错误;第一次在国际交往中使用“中国”的国号是在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故C项错误,D项正确。8选B从松江府的记载强调了当时江南纺织业显著发展,成为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13、从南浔镇“烟火万家”、王江泾镇“居者可七千余家”等材料信息中可得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从“苏州府”中的“计日受值”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正确;农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纺织业属于手工业,故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民经济负担沉重,故错误。9选A顾炎武批评理学家“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空谈误国,反映出宋明理学危机的出现,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要求读书人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顾炎武摒弃的是程朱理学的弊端,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学说与西方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10选A 从农民“令苗稍疏,预防风霾”、皇帝“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可知,

14、清代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等方式来治理雾霾,故A项正确;清前期中国是农业社会,工业化尚未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应对雾霾的手段,没有涉及北京城市规模问题,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在汉代已经流行,“开始受影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1选A“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是指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与明末清初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关。明末清初,一方面,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在这样背景下出现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故A项正确;明清儒家是对先秦的儒家学说批判继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弊端的信息,也没有体现清代传统经学的影响,故C、D项错误。12选C右图反映的是京剧脸谱。京剧形成时期是道光年间,故A、B、D三项错误;京剧走向成熟时期是清同治、光绪年间,故C项正确。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可知“南向战略”的含义是面向海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尝试是郑和下西洋;第二小问抓住15、16世纪西欧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史实进行分析。第(2)问,从材料一中“明朝的失败并不在于战略的错误,而是缺乏支持这一战略所需的现代经济体系,在于制度一个庞大的官僚政治体系”的信息可知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