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5826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y( ) 着身子进我家来。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k( )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2、下面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肝脑涂地。B、在不久前结束的日本横滨世乒赛中,中国军团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C、工地上的灯光亮得如同白

2、昼,使天上的月光和星星也黯然失色。D、世上没有永远的胜利,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因此,我们不必为昨天的挫折萎靡不振。3、下面横线上应填的诗句是( )。(3分)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的“ ”一句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自然美。 A、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4、古诗文默写。(7分)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他虽久居腐败的官场,但依然两袖清风、刚正不阿,他就是周敦颐笔

3、下“ , ”的莲的化身。(请截取爱莲说中句子填空,注意语言的通顺。) 古人写有很多登高望远、借景抒情的名句,请你默写出一句: , 。5、综合性学习。(7分) 读新闻,完成问题。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正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但是来自两大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室(组)的专家都担心,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难度,如果加入莫言先生的作品,会考虑选择浅显一些的文章。两家出版社都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语文教材未来不应回避的题材。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段文字的主要信息(15字

4、内): 。(3分) 河南大河报头版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时,起了这样一个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编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2分) 这个标题的精妙之处在于: 。(2分)6、名著导读。(5分) 本学期的名著导读如此评价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按照示例说明编者如此评价的理由。(2分) 例:藤野先生既回忆了温馨的师生情,也批判了麻木的国民性。 答: 。 校园围墙上有二十四孝图,先生也写过二十四孝图,请列举出其中的一幅,说说先生对“孝道”的理解。(3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文章,回答712题。(15分) (一)种瓜小唱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

5、惑人。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这是一个迷茫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 (A、兴奋B、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熏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侯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我播种希望,收获了失望;我

6、渴望甜美,得到了苦涩。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辛,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也许是的。 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菜、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罢?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失败使后人变聪明。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

7、得四溢的花园。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 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但人总不会习惯天天吃苦瓜。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 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是不是? 7、细读文章,将“我”种瓜的心路历程补充完整。(2分) 失望、叹息、懊恼、自责 盼望

8、 8、“我”在种瓜过程中感悟到了哪些人生哲理?至少答两点。(4分) 答: 9、第段的横线上有两个词语供你选填,你选择哪个?说明理由。(3分) 答: 10、最后一段中“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一句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答: 11、作者在第段中极力描写“我”种瓜心情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阅读文章,回答1215题。(12分) (二)喜忧参半转基因 一片叶子的大小和形状,一只动物皮毛的颜色,一个人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这些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看上去像尼龙绳一样的DNA分子是储存基因信息的支架。根据DNA传递出的信息,细胞会制造出适合生物体需要的特殊蛋白质。

9、现在,科学家们借助某种酶从细胞中分离出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再把这一基因植入来自另一种生物体的DNA中。这种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植入了新基因的生物,就叫作转基因生物。 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该品种的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种植成本。第二,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一种作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更高。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农作物的时间大为缩短。利

10、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品种,时间可缩短一半。 但是转基因作物也给环境带来了危害。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一种具有抗除草剂性能的转基因油菜。人们发现这种油菜通过花粉和种子能把它的抗除草剂基因传递给与它同属一科的杂草,结果使这些杂草疯长得到处都是! 转基因生物对人的健康有四种潜在的危险。第一种是基因危险。一种被植入某生物体的基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转移到另一生物体中,并使它发生变化。第二种是毒素危险。农作物如土豆、西红柿中天然生成的少量毒素有可能因为基因的改变而大量增加,从而使这种作物变得对人有毒。第三种是过敏危险。有一些食物,如花生、核桃、蛋类、蟹、虾等

11、的致过敏性可能会通过基因进行传递。第四种是营养失衡危险。某些基因的植入可能会以人无法控制的方式改变作物的成分,从而使其营养结构失去平衡。 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生物的产品或者加工品。比如说转基因油菜籽,转基因番茄,还有一些大豆油、大豆,包括豆腐等等。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动物还不多,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生产,主要是转基因的植物。转基因植物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的推广。目前全世界转基因植物在部分国家种植,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其中美国与阿根廷两个国家占90%,另外加上加拿大和中国,四个国家的种植量占全球的99%。在作物种植方面主要集中在四种作物:大豆、玉米、棉花、油菜。 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的一道曙光,无论带来怎样的后果,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其势不可阻挡。就像人类发现并利用原子能一样,可以和平利用,造福人类,也可制成杀人武器,致祸世界。墨西哥国家科学院院长指出:“各种技术都有被滥用的可能,就像有人用一把切肉的刀去杀人,我们难道因此就禁止用刀吗?”对于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只要理性对待,它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12、标题中的“喜”指什么?“忧”指什么?请概括回答。(3分) 答: 13、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1分+2分) 答: 14、第段画线句中的加点短语“潜在的”能否删除?联系下文,说说你的观点。(3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