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4985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滦南县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答题时,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项选择题及主观题的答案 书写在试卷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卷I (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厥斯坦”(也称“”),我们称之为“”恐怖分子。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

2、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列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本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

3、兰教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分裂势力开始建立

4、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2001年,“”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1、下列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厥斯坦”或“”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B、“”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C、“”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厥汗国的突厥人分

5、散到各地的后裔。D、“”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西突厥人的后裔在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B、“突厥斯坦”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地名,在现今中亚的锡尔河河边,是古突厥人的发祥地。C、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明显的标志是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厥斯坦回教共和国”。D、“”民族分裂势力之所以承袭至今,主要是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和外国政府的纵容。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B、在历史上

6、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的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C、30 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 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的。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晁错传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

7、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

8、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9、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3分)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臣多不好错错父遂饮药死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晁错衣朝衣斩东市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

10、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5分)(2)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

11、:交付。8、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9、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2)想当年,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3)相如虽驽,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

12、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

13、“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

14、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9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