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0471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 专题一 图、表、线类试题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主要考查方式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液的pH的变化等。这类题目是图表题中的主力军,其特点是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图像特征认真分析坐标中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图像的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 (2)正确读取所需的数据或信息,弄清图像题中与曲线或直线变化的有关量的关系; (3)认真解读题意,应用信息解答问题。,【典例1】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 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 数减小

2、。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 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 一起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他们 取出该溶液51 g,加入适量二氧 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横坐标表示反应进行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起点是原点,表示当反应没有开始的时候,放出的氧气质量为0;趋势: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生成氧气的质量先增大,到反应结束后质量保持不变,拐点表示生成氧气的最大量为0.48 g。 (2)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这里的溶质是指51 g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用氧气的质量去计算。具体解法如下:,

3、设原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234 32 x 0.48 g 68/x=32/0.48 g x=1.02 g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0.48 g (2)2%,1.主要考查方式 表格数据分析题就是将物质的某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解决问题的题型。 主要包括给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数据,判断化学反应类型;根据多种物质的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等;几种物质反应时,给出多次或多组物质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解读表格中的数据或条件,审题时挖掘出数字中

4、隐藏的规律,再依据规律排序,从而解决问题; (2)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或条件,则需要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在比较中确定解题所需的有用信息,寻找出系列数据中的特殊数据,分析特殊数据的特点,从特点着手设计解题方案。,【典例2】(2011金华中考)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是_。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 (3)加入的

5、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格数据分析能力和根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的能力,因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因此铜和氧化铜的混合 物与稀硫酸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少量是氧化铜的质量。比较 实验1、2可知,实验1中硫酸完全反应,比较实验2、3知, 实验2中氧化铜完全反应,由此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8 g,则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 。,设实验1中20 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CuO + H2SO4 = CuSO4+H2O 80 98 10 g-8.4 g x 8098=1.6 gx x=1.96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铜(或Cu) (2)80% (3)

6、9.8%(计算过程见解析),1.主要考查方式 (1)利用标签中的信息(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化学试剂),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性质。 (3)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的安全标志。 (4)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解读商标信息。根据题意,从标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2)注意商标中有关的几个图标及表示的意义:,【典例3】(2010淄博中考)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中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认真观察此标签,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硫酸的化学性质 B.硫酸的物理性质 C.硫酸中各

7、元素的质量比 D.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 数,【解析】选A。由题中商标信息可知,该硫酸溶液的密度(即其物理性质)是1.84 g/cm3;根据硫酸的化学式(H2SO4),可以计算出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但其中没有给出化学性质的信息。,1.主要考查方式 (1)给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计算相应的溶质质量分数; (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4)确定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5)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措施; (6)确定可溶性混合物分离的方法。,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

8、的问题 明确 “两点”、“一线”、“两面”的含义:,【典例4】(2011达州中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 g;,(2)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 (3)欲将4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写一种即可) (4)40 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解析】由图示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是40 g,即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时可溶解溶质40 g,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将4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乙将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析出晶体变成 20 时的饱和溶液,故降温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40 (2)25 (3)加水(或降温) (4)甲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