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醉翁亭记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70392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醉翁亭记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5醉翁亭记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5醉翁亭记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5醉翁亭记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醉翁亭记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各篇的思想内涵,鉴赏各篇的写作特色。2体会文章涉及的人生苦乐的主题,寻找相通之点和独异之处。3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体察人生的苦乐,培养正确的人生苦乐观。2把握各篇的相通之点,分析各自的独特之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1检查背诵课文情况。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二、课文内容鉴赏1从题目入手: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提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2引导学生探究:太守为什么而

2、醉?领悟其思想内容。(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概括为: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3为景而醉:鉴赏写景句子。(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2)作者在第一段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你在欣赏过程中发现有何妙处?明确:第一段文字中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 琅琊 酿泉 醉翁亭 (3)本段写景有什么特色?开头是远视,大全景(琅琊),接着是近观的中景(酿泉),再下来,是身临其境的近景(醉翁亭)。(4)此段中点明醉翁的情趣的句子是哪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号称醉翁,却不以酒为意;不在意酒,正反衬出在意山水。心里对于山水是有情的,不过是寄托在酒上而已。这里有抒情的意味。(5)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 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四时之景不同,而欢乐却是相同的。山水之乐在于四时自然景观的美好,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6)鉴赏欢乐的场面: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

4、言描述一下吗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要读出欢乐的气氛。(7)鉴赏众人归去的场景。指名朗读第四小节,思考:究竟作者还写了哪些快乐? “太守之乐”指什么? 明确:山林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太守之乐。太守之乐指的是“乐其乐”,就是乐民之乐。即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2)太守之乐与范仲淹 “后

5、天下之乐而乐”有何异同?明确:“乐其乐”与“乐而乐”,有不同之处,也有相通之点。我们已领略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范仲淹面对贬谪,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暂时的欢乐。在百姓忧虑之前忧虑,在百姓快乐之后快乐。而欧阳修与范仲淹遭遇相近,心境却有所不同。他虽被贬谪,却不消沉,他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乐。他自号“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字,其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他的志趣,不只是在山水之间,更是在一州人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乐而乐。欧阳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像的、

6、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这种“醉翁之意”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得之心,寓之酒”,让自己有一点醉意就成了。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没有人世的礼法。且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醉”,才能超越现实。“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终究无法乐在当下。只有等待“后天下之乐而乐”了!不过说到底,“太守之乐”也包含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若干成分,毕竟这二位大家都是仕途坎坷,有志难伸,都是将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快乐的理由。不管是眼前还是事后。学生齐读第四小节,读出太守要表达的感情。三、归纳课文写作特点本文是山水游记,但抒情气氛很浓。为了增强风神情韵,通篇采取说明句式,共用二十一个“也”字,造成一种从容婉转的咏叹句调。请学生含有“也”字的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文,试着体会语气的不同。明确: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酿泉也”与译文“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的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了”对比,意思是差不多的,语气上有什么变化?明确:其中肯定的、明快的语气消失了。有这个语气和没这个语气,有很大的不同。“也”用在句末,表示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此外,它还有一点接近于现代汉语的“啊”、“呀”。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没能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情感色彩就消失了。四、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熟读优美的写景佳句。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