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0371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节 大气运动课件 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二单元 大气 第2节 大气运动,考点1 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规律技巧】 由热力环流图可总结规律如下: 1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在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凹。 3近地面与对应高空的气压状况与水平气流方向正好相反。 4近地面因受热气流上升而形成低压,多阴雨;近地面因受冷 气流下沉而形成高压,天气晴朗。,2常见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山谷与山顶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 成。,(1)海陆风:

2、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加之有下沉空气,形成高气压,使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形成陆风。如图:,(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

3、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如图:,(4)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面,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焚风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如图:,【规律技巧】 1.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2图解气温、气压、气流的关系,典题例证 1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气温和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气温小于 B地是高压 C地

4、是高压 D处气压值有可能大于 (2)关于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位于同一纬度,则地气温最低 B若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带,则的纬度最低 C若图中表示低纬环流,则是赤道低气压带 D若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的气压要高于,C,C,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处空气密度高于同高度其他地区,故地为高压。第(2)题,从环流的组成可知,若为低纬环流,是赤道低气压带。,触类旁通 1(2007海南地理)右图为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 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

5、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或 B或 C或 D或,A,(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或 B或 C或 D或 (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C,D,解析:第(1)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 第(2)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在南半球高空应为。

6、 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考点2 等压线图的判读,1.基本气压场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 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 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 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 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 布的中间区域。,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低气压中

7、心阴雨; 低压槽阴雨;鞍部阴雨,不稳定。 3 .判断各地的风向 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近地面背风而 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近地面背风而 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4从等压线图判断各地风力大小 应注意:(1)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2)比例 尺大小;(3)等压线的疏密;(4)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 5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及绘制 (1)在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北半球低压中心东部多吹偏南风,西 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中心 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同时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 风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8、等压线越密集,气压差越大, 风力就越强;等压线越稀疏,气压差越小,风力就越弱。,(2)风向的绘制步骤: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 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 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上图所示。,典题例证 2(2009全国文综)右图示意某区 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 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 (1)(2)题。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

9、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A,C,解析:(1)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 (2)四地中P地气压最低,且位于低压槽部位,易形成气旋或锋面,因而P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触类旁通 2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 高度为对流层厚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空间位于(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 (2)设A、B、C、D四地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 Pd,则

10、( ) APaPbPcPd BPdPcPaPb CPcPdPbPa DPbPaPdPc,D,C,(3)若C处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内陆且达到强盛之时( ) A日地距离小于1.5亿千米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我国北方农村正值使用沼气的最佳季节 解析:第(1)题,因为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所以可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然后联系对流层高度为12千米,可判断出此地应位于中纬度。第(2)题,可以根据空气的运动方向判断出C地为高气压,D地为低气压。A、B、C、D四点可形成一个热力环流,据此即可判断出四点的气压高低。第(3)题,题干的隐含之意就是判断北半球冬季时,可能存在的地理

11、现象。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日地距离小于1.5亿千米,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我国北方由于气温较低,不利于沼气的产生和使用。,A,考点3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天气和 气候的影响,1.七个气压带,2.六个风带,【注意】 (1)全球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3)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4)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 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 水汽,降水较多。 (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向南北 移动

12、。,典题例证 3(2008江苏高考)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 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C,A,D,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位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和位于30N的副热带高气压整体向北移动,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盛行东南信风。第(3)题,0经线与30N40N交会的地区为地中海地区。北半球夏

13、季,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白昼时间比较长,加上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云量少,晴天多,气候炎热干燥。,触类旁通 3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 形成原因是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 _风。,1,亚洲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副极地低压带,西北,东北,(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

14、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洲大陆。,一、图解在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二、图表结合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三、图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1冬季(1月),2夏季(7月),四、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点击此处进入 创新能力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