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9974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9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一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伟大功绩 (1)统一六国: 秦王嬴政广泛吸引各国贤士,谋划灭亡六国策略。 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创立专制集权政治体制。图示如下:,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暴政统治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大兴土木: 修筑长城,加重了人民的劳役负担。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

2、墓,导致民怨沸腾,暴政而亡国。,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特别提醒】 对秦始皇的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的标准。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巩固统一国家 平定三藩之乱:康熙

3、帝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的统治。 收复台湾:康熙帝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平定准噶尔: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最终平叛成功。,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维护国家主权 组织清军在雅克萨两次打败沙俄侵略者。 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谈判建议,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

4、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对康熙帝的评价 (1)功绩: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的子孙雍正、乾隆继承其基业,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局面。 (2)局限:康熙帝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开,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个很好时机,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祸根。,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特别提醒】 康熙帝虽然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但他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一,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5、,积极推动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二,身体力行,维护国家统一。另外评价历史人物要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评价。,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三 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 1.政治思想 (1)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 仁即爱人,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心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行“忠恕”之道。 (3)礼与仁结合。,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教育思想 (1)提倡“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对象。 (2)

6、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3)“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经长期发展,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的基础,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朝鲜、日本、越南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4)孔子是世界公认

7、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其创立的儒学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特别提醒】 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四 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及其评价 1.思想观点 (1)政治思想理想国 认为理想国家应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的统治者应由所谓的哲学家王来担任。 理想国的实现办法首

8、先是为统治者提供教育,直到他们掌握哲学的知识;其次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与家庭,使权力和财产、家庭分离。 (2)教育贡献: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男女平等对待,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学术空气轻松,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主要评价 (1)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 (2)其设想的理想国被人们称做是最早的乌托邦。 (3)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特别提醒】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倡导的政治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变形的君主制度,但要求的是具有哲学智慧的哲学家王

9、,类似于中国的“明君”。虽然理想国中对于民主制度的反对、狭隘的文化观与专制性的教育制度等观点,使它遭到非议。但无可否认,理想国所描述的国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乌托邦的幻想,它集中了古代人类的梦想与创意,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知识研读,典型例题,【案例一】(2010江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知识研读,典型例题,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

10、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知识研读,典型例题,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知识研读,典型例题,(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1)从材料一中施琅对台湾经济、军事地位的认识入手,结合材料二

11、中台湾的战略地位进行总结。如收复台湾可以巩固统一,保证沿海各省安全,可以增加清朝收入等。(2)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免除征税差役,分兵驻守,再结合清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总结“治理措施”。联系收复台湾后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商贸繁荣等知识归纳“作用”。,知识研读,典型例题,【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知识研读,典型例题,【案例二】(2009广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

12、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知识研读,典型例题,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知识研读,典型例题,(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知识研读,典型例题,【解析】(1)主要

13、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考生只要把所学知识归纳复述出来即可。如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惠及平民,孔子还提出了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一系列合理的教学方法。(2)是考查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方法相同但角度和立场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3)评价人物和评价历史事件一样要做到客观全面,论从史出,不能绝对化,简单化。,知识研读,典型例题,【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