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9966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1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定位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对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探究。其中尿的形成过程有利提高对学生读图解图的能力。因此,本节是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3、概述肾单位的基本结构。二、能力目标1、观察泌尿系统的图片、猪的肾脏 ,提高观察能力。2、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

2、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三)重点和难点 1本节的重点是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因为:(1)学生对排泄的概念常常有不确切的认识。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体得知排便、排尿都是排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若学习了生物学知识还不能扭转这个错误认识,不懂排泄的正确含义,本章的学习就失败了。故排泄的概念是重点。(2)肾脏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基础,尿液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本章的主题是排泄,主要介绍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故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是重点。2肾单位

3、的结构是难点。因为: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即使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创造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切片的机会,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为尿液的形成打好基础。二、教法与学法(一)学情分析学习者是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这些特征对教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者已学习了血液循环的知识,为学习尿的形成做好了铺垫。同时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有关尿液形成的常识,但非常

4、肤浅,且遇到的问题似乎更多,如其具体过程如何,血尿是怎样形成的,尿毒症为何要换肾等。教师利用这些学生想知道又不能解决的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教法学法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话题。一个儿子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这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田世国。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籍。捐肾救母,感动了天下所有的人难道肾对人体如此重要吗?肾到底有什么用呢?这就

5、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二) 新课讲授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1、泌尿系统的组成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人体泌尿系统”图片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归纳:肾形成尿液泌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系统 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尿的形成(1) 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投影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题。1、肾单位有哪些部分组成?2、肾小球是如何形成的?3、肾小囊在哪里?和什么相连?4、肾小管外面有什么,从哪里来的,又汇集到哪里?5、肾小管和什么相连?(2) 尿的形成过程活动1:(

6、投影出示尿液化验单)各位同学生病看医生,有时医生会让你去做尿液检查。拿到化验单,医生才会下诊断书,这是为什么?这张化验单你看得明白吗?想学吗? 活动2: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并讨论 1.800.030.03尿素1.100.100.10无机盐0.000.100.10葡萄糖0.000.038.00蛋白质969890水C (克/100毫升)B (克/100毫升)A(克/100毫升)主要成分1、上表中, 是血浆, 是原尿, 是尿液。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3、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原尿)成分的变化

7、,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现在有谁能读懂化验单吗?生活链接: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活动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先出示FLASH动画了解血液进入肾单位以后如何成为尿液。教师点评。活动4:小组讨论血液是怎样进出肾单位的?尿液的形成和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该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人体的各个系统是互相存在的。3、尿的排出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学习

8、尿的排出路径。身边事: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了解排尿的意义。请同学在学习了尿的形成和排出以后,来谈一谈田世国捐肾为母的故事为何感人?4、排泄和排遗。尿液中所含的成分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对人体有害无利,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就是排泄,那么人体还有其他途径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吗?四、知识整理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形成尿液的器官。 2、输尿管:输出尿液 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二)、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尿液 3、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三

9、)、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四)、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2、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五、反馈练习1.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3.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4.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的 作用和 作用。六、中考链接能力提升 下表是正常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试解读表中数据回答下面问题:成 分样品A样品B样品C蛋白质7

10、-9微量0葡萄糖0.10.10尿 素0.030.032.0尿 酸0.0020.0020.05无机盐0.910.911.6样品A是: ,理由是 。样品B是: ,理由是 。样品C是: ,理由是 。七、板书设计: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 2、输尿管:输出尿液 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二、尿的形成(一)肾单位的结构 肾小球 肾小体肾单位 肾小 囊 肾小管(二)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尿液三、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四、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2、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六、教学反思就宏观而言,泌尿系统的组成是学生熟知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但微观上,具体到肾单位,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因此教师注意适时出示挂图,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尿的形成过程距离生活常识较远,因此教师不急于阐述尿液形成的完整过程,而是以点连线,先以资料分析使学生比较出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不同,归纳肾单位各部分的作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表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就能力训练而言,本节用多种方式(挂图、模型、实验、flash动画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