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9803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梅花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这首诗以梅比喻人的高洁、刚毅的品格。那墙角边的几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出洁白的花朵。远看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阵阵清幽的花香飘过来。 凌寒: 冒着严寒。遥: 远。暗香: 清幽的香气。,作者简介:】王安石, 字介甫, 北宋抚州临川人, 庆历二年进士及第, 神宗即位担任要职, 以挽救国家财政危机, 晚年隐居江宁, 从事诗文创作, 他的诗以精密的修辞和妙用典故取胜, 后世对他的文学造诣有很高的评价。【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屠苏: 酒名。元旦时喝

2、屠苏酒能去除疫气。曈曈: 太阳初升, 将明未明的样子。 桃符: 古人用桃木在门上刻符驱鬼, 后人改用门联。【白话:】在爆竹声中, 一年又过去了, 春风送来的和煦也溶进了屠苏酒里, 就在旭日东升, 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 所有的人家都以新桃符代替去年的旧桃符, 以迎接崭新的一年。 【欣赏:】一年复始, 万象更新, 每年的春节, 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爆竹、张贴门联, 以驱邪避鬼。 从字义上来看, 这首诗并无不妥, 然而作者王安石却别有用心, 当时他正拜相推行新政, 因此想借着新年新气象隐喻自己的雄才大志, 在他的心目中, 新政犹如春风有助屠苏酒的酿造。 后段则影射百姓引颈祈盼的心情, 全诗寓意深长, 在

3、不违反一语道破的情况下, 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与期望。,游褒禅山记,图片资料,教学目的,字词注释,课文朗读,阅读指要,课堂巩固,作者简介,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江西临川)人。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任鄞县知县、常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等。仁宗年间不满国家“积贫”、“积弱”,立志改革,写了上仁宗竽帝言事书,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措施。神宗熙宁二年授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开始“熙宁变法”。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的攻击,熙宁七年被罢相。后复位再罢,熙宁九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同年忧愤去世。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文刚健爽利,直抒胸臆,内容多涉时

4、弊,见解高远精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填词传世不多,词风豪放,“一洗五代旧习”。,读文赏景游褒禅 曾因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而名扬天下的含山县褒禅山,正按照王安石文中的记载和描述重修景点,以重现当年风貌,迎接天下游客。 为了突出褒禅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品位,景区正在褒禅寺后兴建了一座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并对当年王安石半途而废的华阳洞也进行了改造。游客可以在千年古刹褒禅山寺,领教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还可以顺着当年王安石的足迹,重温游褒禅山记中描述的华阳洞险、奇、美、绝的意境,“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感觉,会油然而生。另外,在景区内的农家饭店,吃上一顿经济实惠的农家

5、饭,再买一些昭关翠须茶 .是妙趣横生。来褒禅山游玩的客人已达一万多人。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处,县城汽车站有褒禅山旅游专线中巴车,10来分钟就能到达。 位于含山县北15华里的褒禅山,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到此一游并留下千古流芳的游褒禅山记而闻名于世。褒禅山山势幽深,古洞奇奥,自古以来为旅游胜地。含山县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决定开发褒禅山华阳洞。消息传出后,县邮政局领导意识到,开发旅游需要印制门票,当即指派商函广告部门的同志上门宣传、联系。通过局领导及相关人员数次登门洽谈,打动了县旅游局相关领导,优美的设计图案又深受旅游局领导的青睐。最后终于签订了10万张褒禅山华阳洞门票的印

6、制合同。县局领导又多次登门,为旅游局策划印制以游褒禅山记为宣传材料的华阳洞旅游风光明信片事宜。旅游局领导认为这是提高含山旅游业知名度的最好途径,又当即签订了印制1万张华阳洞风光明信片合同,并由县邮政局代发全国各大高校。今年五一节前后,含山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高潮,邮政企业从中获利2万余元。, 多少年后的宋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里对“古人”面对世界而屡有生发的现象做了一个小结: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自己现在也早已做古了,他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表达的那一番道理,也早已为世所公认,并指导着人们向着世界的深处远处险处

7、前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道理平实,简单,朴素世上的真理都是平实简单朴素的却来之不易,这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十几个字,含在历史的嘴里多少年代了,一直要等到王安石,才由他说了出来。 王安石是一位有大眼光的人,是一个政治家。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往往能从常注地发现一些不寻常的问题。 褒禅山一游败兴而归,对一般的游者而言,尚有其山水美景可著诸笔端,虽然游兴未尽,但尽 可藏之于对山水的形容文字中,至多不过是发句惋惜感慨的议论。王安石记游,却与这些人根本不 同,他摒弃一切华美文字,单只记述其中两件小事,而后引申发展,演变为抒发志向,感慨时事的 深沉作品。 对游洞半途而废,他从探

8、察奇绝胜景的角度议论,指出志、力、物齐备才可能成功,而其中志 最为重要对于探察者,要做的就是尽志不悔,这一精神实质与他后来百折不挠推行新法的实践是一 致的。另一件事,就是对人们在“华山”这个名称的读法上心讹传讹的感慨,并进而提出“学者不 可以不深思慎取”的观点。善于从小事中看出问题反映了这位未来改革家的缜密细致的思维。,王安石拒谄两例 一例为:邵州武冈知县郭祥正,上书朝廷,要皇帝以后“专听王安石区划,凡议论有异于王安石者,虽大吏当屏黜”。神宗感此表章甚为“辨畅”,就问安石:“你认得郭祥正此人吗?安石答:“过去在江东时认识他。这个人很有点纵横家才能,善于察言观色行事,但心术不正,绝不可用。”这时

9、郭祥正已因功升了官。听到安石对神宗讲的话,就赶快辞官回家去了。 二例为:熙宁八年,安石再相,但由于改革派的内部分裂,使新政推行更为困难,“上告求去甚切”,一再要求辞职。有个叫练亨甫的人,对中丞邓绾说:“你为何不对皇帝说,要用特殊的礼遇来挽留丞相呢?把丞相有官职的子侄都升成高官,没官职的亲朋都授与官职,再在京师赐与丞相第宅田邸,丞相辞职的要求就会打消了。”邓绾听信了练亨甫的话,在上朝时就把上面的话一一对皇帝说了。神宗听了也没答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听明白了。一天,安石又向神宗求去。神宗说:“只要你能留下,你的要求我都答应,只是还没有一座合适的房子给你。”安石听了十分惊异,问:“我何时有这等要求?

10、”神宗把原委一说,安石就请查办这件事,于是撤了邓绾和练亨甫的职。 王安石在宋神宗全力支持下,推行新政。大胆起用新人,不免有一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之徒趁机活动。以上二例说明,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发现一个,撤办一个,使他们钻营不成。 摘自都市文萃,褒禅山华阳洞 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 褒。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儿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夭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鳌鱼岭。满

11、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禅:梵语译音禅那,静思意。 庐冢l zhng:庐,一说慧褒生前居住的小屋。 卒z:死;一说最终,与前“始舍于其址”相对。 仆p:仆倒。 华山之阳:阳,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漫灭:指因磨蚀而致模糊不清。 瑰gu怪:瑰丽奇特。 谬:使错。 址:基址,这里指山麓。,字词,他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

12、在沛公也 代词 称代 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自己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代 那(些)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副词 推测、反诘 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 等语气 快要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诗经) 连词 表选择 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假设 如果 其济,君之灵也(左传) 助词 衬音 ( 不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离骚),说“其”,教学目的,1.学习本游记即事见理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志无悔”的思想追求和“深思慎取”的学习态度; 3.课文背诵,积累虚、实词。,课文朗读,褒禅山 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由两山组成,东西走向。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禅院东五里,为

13、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今统称褒禅山。文革前,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山腰有大小二塔。现两洞尚存。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流水潺潺。出前洞翻过一座山至后洞。后洞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后洞之深,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无人能探其底。前后洞并不相通。,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元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小卡片,王安石

14、记念馆,荆公回步处,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仁宗庆历进士,神宗熙宁二年授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以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积极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反对,熙宁七年被罢相,后复位再罢。封荆国公,卒谥文。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王安石,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作。4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力主改革政治;16年后(1070年)拜相。,(10211068),炼字的典范,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

15、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全文从褒禅山写起,说山,识碑,记游,感事,补记。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二部分,即事见理。,阅读指要,慧空禅院 前洞,东行23里,翻过一座小山,说山识碑 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考据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奇观(悔随) 践行,感事言志 古人:观,往往有得 思深无不在 (我):观,在于险远 尽志以无悔 顿悟 识,后世之谬 深思而慎取 补记作结 四人同游,课文大观,作者游山似并不沉醉于山水风光,而更留意于事物原委。先为华山正名,顺势引出华山洞,是埋一伏笔。考证“花山”,看似多余,却自有一番用意,是再着一点底墨。 记游文字重点在后洞探幽未穷,

16、不得极乐,以引出心中悔意。所即之事非山、泉、洞本身,而在探幽游客多寡。由“记游者甚众”到“好游者不能穷”再到“已少”、“又加少”,全不爱惜笔墨。这样,下文的议论就得以借题发挥。,说要,游山而有顿悟。先明古人观物,思之恒在,往往有所得。借此将议论层层披露:人生践行都必须有“志”,有“力”,有“物”的帮助,做到“尽志无悔”;研究学问要“深思慎取”。 感慨既发,瞬间纵横古今,所悟哲理也就和盘托出。 要指出的是,借仆碑发议论,并非闲置的笔墨,它使得人至“险远”,要有“志”、“力”,还当借“物,三者不可或缺的观点,有了实例的支持,行文显现周密。不妨这样理解,要有坚定志向,具备客观条件,有力有物,还当讲究方法,深思慎取。,说要,这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次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