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9763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地理 1.3 地球运动课件102 湘教版必修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际应用,太阳直射赤道上:,正东升,正西落,1、日出、日落方向及日影方向判断:,(日出影朝正西,日落影朝正东),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日出影朝西南,日落影朝东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日出影朝西北,日落影朝东北),处理日出日落方法:关键是看太阳直射点半球位置,试试身手: 1、当地球公转速度慢的时候,南宁市日出日落的方位 2、当地球公转速度快的时候,上两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悉尼日出日落的影子朝向如何? 3、有一艘在北印度洋80E航行的船只,一中国船员看到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传来报时声,北京时间8点整,问此时该船上旗帜影子朝向如何?,2、正午日影长短

2、的变化及影子朝向,A、正午都为当地12点,影子都是朝正南或正北,且距直射点越近,正午日影子最短,反之越长。正午影子为0时,为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之间。,B、如果某地有半年时间影子朝北,半年时间影子朝南该地为赤道,C、如果某地一年中大部分(超过一半)时间影子朝北说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D、如果某地一年中大部分(超过一半)时间影子朝南说明该地一定在南半球。,处理正午日影子长短的方法 第一步:画图如右图 第三步:确定题所问地点位 置并在图中标出 第三步:观察哪太阳直射在哪个地方时距该地点最远,(表现影子最长)而确定日期,例:左图是一同学绘制的该地旗杆一年来影子变化图,请问图中反映春分日的点是?,某学校

3、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 月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如何?(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什么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多少,北,东,12,22,昼夜平分,2326N,正东,太阳视运动图,1.方向,(一)含义: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二)判读的主要内容,2.正午太阳高度,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图,3.昼夜长短,4.日出日落方向,5.影子变化 (方向.长度),二、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判断,天顶,当地12时,B,C,D,C为东,东,

4、西,北,南,A,B,C,D,北,南,东,西,当地纬度=北极星仰角=90-51=39,1、判断地平面方位: 方法1、根据日出日落找出东西方向 方法2、根据时间推出日出日落确定东 西方向 方法3、根据北极星确定北方,再推出其他方向,2、判断题所给地点的半球位置及日期,正午时,太阳一年都在该地天顶的北方-南半球地点,正午时太阳一年都在该地天顶的南方-该地为北半球地点,根据太阳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二分二至日,正好出现极昼地点的太阳视运动图,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 6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 ),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 太阳视运动曲线图。,(2)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

5、示冬至日 的是 ,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所示时,该地的昼长 约为 小时。南宁的昼夜状况 。,(1)据图得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判断依据 。,40N,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为40。,2634,9,昼短夜长,已知为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位置,太阳位于 位置时,北京时间为12时20分。,1、P点的地理坐标是? 2、太阳位于位置时, P地的太阳高度为?,39N,115E,7426,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当太阳位于A点时, 北京时间为6点。,1、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为?,68N,150W,运用:1、计算楼距 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楼距越短;纬度越高,楼距越长。,

6、房地产开发中前后楼间距与楼高的关系,楼高H与楼间距最小值L(保证冬至日后楼能够得到光照)的关系是:tan= H/L,前楼,后楼,例.某地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326 B.6634 C.90 D.45 该地的纬度是- -( ) 2326N 2134N 2526S 6826S A. B. C. D.,D,D,运用:2、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a=90H (H为当地当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集热板,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90,例1.当地(42 N)冬至日应把太阳能热水器如何调整, 才能最大限

7、度利用太阳能?,解:冬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为 24 34 热水器集热管的倾角 =90 即 =90 24 34 =65 26,例2.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根据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 其支架倾角。通过计算判断下列四图做法是否正确。,1634,6326,40,2326,A,B,C,D,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太阳高度的分布,以直射点为中心,以同心圆式向四周递减,到晨昏线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

8、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

9、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例 图2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1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 A.70E,80N B.70E,80N C.110W,80N D.110W,80S 2.两地的经度相同两地的纬度相

10、同,则此 刻的太阳高度 A. B.= C. D. 3.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解析: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70E,纬 度为10N,E点与直射点太阳高度相差90, 纬度也相差90,所以E点的纬度是80N,不 在同一条经线上,有极昼现象。此图中北极点 在E以南,因此,E点的经度为110W。 由题干知,地比地纬度高,距离太阳直射点远,太阳高度比地小,即;同理两地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此刻地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地位于的西侧,没有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因此,地太阳高度大于地。 答案:1C 2A 3D,读某日以

11、d点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58题。,1a地纬度是 ( ) A 45N B 6826N C 6826S D 2326N 2a、b、c、三地点中,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值的是 ( ) A a B b C c D a、b、c、 3设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的地方时为T,下列选 项中正确的是( ) A H14时 B H60,T60,T14时,1. B 由图可知,太阳直射2326N,a地此时正处正午,且太阳高度角为45。 10D 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A b地现在太阳高度为60,正午太阳高度H最大,太阳直射2326N,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即地方时T大于d地2小时以上。,综合训练 右图是夏至日四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标有明显错误的是( )地,()、当北京时间为点时,地正好日出,则地的地理坐标是( ),30E,60N,15:37,右图为我国 两地某日日出、日 落(北京时间)示 意图。,1、该日最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地位于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