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9185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调研考试试题(三)(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进教育名校学术联盟201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一18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学发展史群星璀璨,伽利略、牛顿、法拉第等许多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用扭秤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量 B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库仑研究了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2、 D焦耳研究了电流生热的相关规律,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牛顿三定律答案:D解析: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量,故A错误;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错;库仑研究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但静电力常量并非库仑的研究成果,C错;焦耳研究电流生热的相关规律,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D正确。l5一个质量为1 kg的质点在变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相关运动数据已经绘制为v一t图线(如右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在1015 s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变减速运动 B质点在010 s内

3、的位移小于100m C015 s内合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33 W D010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400J答案:C解析:分析图线斜率可知,质点在1015s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变减速运动,A错;分析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可知,质点在010s内的位移大于100m,B错;015s内合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W/t10/3 J33J,C对;010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功W=200JD错1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流电压,副线圈中装有单刀双掷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热敏电阻,S掷a时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2 :1 ,S掷b时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11 :4,圈乙为S掷a时

4、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波形,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S接在a端,电压表的示数为l10VB原线圈输入电压为220VCS接在b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0 VDS接在a端,一段时间后电流表读数将不断变小答案:C解析:由图知,s接在a端,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A错:由U1 :U2 = n1 :n2 可知原线圈输出电压U1=220V,B错;由U1 :U2 = n1 :n2 可知副线圈接b,电压表读数为80 V,C对S接在a端一段时间后,由于电阻发热,热敏电阻阻值变小,副线圈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错误。17如图所示,等量同种正电荷分别固定在MN两点。以M、N连线的中点O为中心绘制一个正方形虚线框ABC

5、D,G、H、E、F分别为各边的中点,已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O点场强为零,电势为零B由G点释放一个负检验电荷(不计重力),电荷将先加速后减速到达H点速度减为零CA点和B点电势相等,场强相同D由G点释放一个负检验电荷(不计重力),电荷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O点的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A错;由G点释放一个负检验电荷(不计重力),电荷将先加速后减速到达H点速度减为零,B对;A点和B点电势相等,场强大小相同,方向不同,C错;由G点释放一个负检验电荷(不计重力),电荷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因不知其电场线的具体分布,其加速度可能先变小后变大,也可能先变大后变小

6、,再变大后变小,D错。182014年9月26日,印度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近地面轨道,其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火星的质量可表述为 B火星的质量可表述 C火星表面第一宇宙速度可表述为 D火星探测器若准备火星着陆,应向后喷气改变运行轨道答案:C解析:由GM=gr2 。可知,火星的质量可表述为,A错;由 m()2r火星的质量可表述为 ,B错;第一宇宙速度v= ,C对;火星探测器若准备火星着陆,应向前喷气减速,以改变运行轨道,D错。19.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块A放在与水平面成角的倾斜木板上,当=300时物块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已

7、知物块A距离木块下端的距离为m,g=l0ms2,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B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改为600,再释放物块,其运动加速度为m/s2.C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改为600,再释放物块,其运动到木板下端的速度为2msD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改为600,再释放物块,其运动到木板下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5 J答案:ABC解析:分析物块平衡可知mgsin=mgcos,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tan=,A对;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改为600,则mgsinmgcosma,则物块运动加速度为,B对;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改为600,物块运动到木板下端的速度

8、v22ax,则v2ms,C对;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改为600,物块运动到木板下重力做功W=mgh=15J,D错。20.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构造跟现代发电机不同,它在磁场中转动的不是线圈,而是一个紫铜做的圆盘。圆周圆心处固定一个摇柄,圆盘边缘一处和圆心处均与一个黄铜电刷紧贴,用导线把电刷与电流表连接起来,将圆盘放置在竖直向下且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当转动摇柄,使圆盘旋转起来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一边,这说明电路中产生了持续的电流,忽略圆盘的内阻,电流表O刻度在表盘中央,回路中有保护电阻,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圆盘面积加倍,电流表的示数加倍 B圆盘转速加倍,电流表的示数加倍 C磁感应强

9、度加倍,电流表的示数减半 D改变圆盘旋转的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答案:AB解析:圆盘辐向垂直切割磁感线,由EBr2可得,圆盘面积S(S=r2)或转速或磁感应强度B加倍,电流表的示数加倍,A对,B对,C错;改圆盘旋转的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D错。.21如图有一截面为矩形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ABCD,AB=3L,BC=2L,,在边界AB的中点上有个粒子源,沿边界AB并指向A点的方向发射各种不同速率的同种正粒子,不计粒子重力,当粒子速率为v时,粒子轨迹恰好与,AD边界相切,则A速度小于v0的粒子全部从CD边界射出B当粒子速度满足2v0/3vv0时,从CD边界射出C在CD边界上只有上半部分

10、有粒子通过D当粒子速度小于2v0/3时,粒子从BC边界射出答案:BC解析:如图,由几何知识可知,与AD边界相切的圆形轨迹半径为15L,与CD边界相切的轨迹半径为L,由半径公式:R=,可知轨迹与CD边界相切的粒子速度为2v0/3,由此可知,仅满足2v0/3v,大电阻应考虑分压内接(2分)乙同学;为限流外接,本题中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不宜应用限流式电路(2分)(3)因需要精确测晕应将电路设计为分压内接24(14分)同向运动的甲、乙两质点在某时刻恰好同时通过同一个路标,以此时为计时零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12,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以上各式均使用国际

11、单位。(1)甲质点的位置时间表达式;(2)两质点何时再次相遇; (3)两质点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答案:(1)x=12t+2t2 (2)t=5s (3)t =25s 解析:(1)甲质点位移一时间表达式可写作x=12t+2t2 (3分)(2)甲乙相遇时有:x甲=x乙 (1分)12t2t2=2t+4t2 (2分)得:t=5s (2分)(3)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时两质点有共同速度v甲=v乙 (2分)4t+12=2+8t (2分)得:t =25s (2分)25(15分)如图所示,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有一竖直方向的矩形区域,该区域是由两个边长均为L的正方形区域ABED和BCFE相邻连接组成的且矩形的下边DE

12、、EF与桌面相接。两个正方形区域中存在方向分别为水平向右、竖直向上且大小相等的匀强电场。现有一带正电的滑块由静止从D点释放进人场区。已知滑块所受静电力大小为所受重力大小的2倍。桌面与滑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可以视作质点。以D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求滑块最终离并电场时的位置坐标。答案:位置坐标为(2L,L/6 )解析:对滑块在ABED区域内受力分析,设其加速度为a1根据第二定律可得:qEmg=ma (3分)设滑块运动到E点的速度为vE,2a1L=vE2 (2分)联立解得VE= (2分)对滑块住BCFE区域内受力分析,设其加速度为a2,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Eqmg=ma2 (2分) 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由L=v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