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8998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同学在写一篇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考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D是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农村民间集市“草市”;BC是在明清时期出现;A符合题意,宋朝时期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出现“夜市”。2.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

2、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答案】B【解析】考点:海禁。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解读题中“因势利导,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 可知明政府对“海禁”政策有所放松;又依据“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 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等信息,可知政府是“有条件的开放”,故 A 项中“废止”与题 意及史实不符;B 项

3、符合题意要求,正确;国家对外贸易的决策权在中央不在巡抚,故 C 项错误; D 项中的信息题中材料没有涉及,明初的郑和下西洋表明朝贡贸易仍然存在,故 D 项错误。该题答 案为 B。3.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

4、淘汰【答案】D【解析】考点:小农经济解体。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也与农业的分离,材料中“粮食蔬菜自给自足” “家庭纺织业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故本题选择D项。A、B和C均不是小农经济解体主要标志。4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答案】C【解析】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材料关键词“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5、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此人主张政府应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19世纪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后,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本题主要考

6、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包括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再次进行经济侵略和商人盲目生产造成了投资规模过度,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6“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1958年

7、“大跃进”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队“大跃进”有所反思A.B. C.D. 【答案】B【解析】考点:大跃进。“大跃进”并非仅限于农业领域,还涉及工业及其他领域,故与史实不符。表述正确。因此选B项。7.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 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 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

8、并比较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农民并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说明农民主动实施某种制度,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正是自己闯出了一条农业承包责任的形式,符合题干意思,故本题选择D项;A、B和C均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不符合题意。8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 B C D【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9、。“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说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广;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说明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所以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始终起主导作用,不符合史实。所以本题选A。9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答案】C【解析】考点:生活习俗变迁。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漫画中此人剪掉一根鞭子不

10、能“崇尚西洋”,故A项错误;漫画体现不出是刻意保留,故B错误;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代表崇尚西洋,还保留一部分表示保留国粹,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本题选择C项;D说法不符合漫画主旨。10.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C【解析】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

11、能。所以答案选C。11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答案】B【解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材料可以知道,哥伦布到死都不知道他所到达并不是印度,而是美洲,所以答案选B,而A、C、D并不符合史实。12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相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

12、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答案】C【解析】考点:荷兰的殖民扩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631年”可知,反映的是17世纪的欧洲状况,根据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攫取了海洋霸权,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各地物品的交流集散地,C项符合史实;此时,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已经衰落,西班牙已丧失了殖民优势地位,英国殖民帝国地位还未确立,所以A、B

13、、D项排除;故选C项。1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大工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创造了交 通工具、加速了流通,开创了世界历史等。所以答案应该是C。14“

14、引起我们注意的还不仅是资本数额的巨大同时还有消除竞争,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材料作者的意图是A用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B用手工工场代替家庭手工业C用垄断组织代替机器工厂 D用国家垄断代替私人资本【答案】 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史料分析和概念理解。“资本数额的巨大”“消除竞争”“有计划”“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表达了一种新的组织要代替当时无政府经济。A项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自由主义,与“计划的生产”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政权作用,排除D项。所以答案应该是C项。15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蒸汽汽船 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