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4777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节 科普文阅读同步测评 新人教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数学美爱情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数学到底美不美?有位数学家极力主张数学同艺术一样美。这位数学家就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哈代。且听哈代怎么说来着:数学家的造型,同画家和诗人一样,也应该是美丽的;数学概念应该就像色彩和语词一样,以和谐优美的方式结合起来。美不美是检查的第一关,蓬头垢面的数学不能与世长存。力主数学美的,还有同是英国人的学界大老罗素,他讲道: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刻一样。为了说明数学的这种种“冷峭而严峻的美”、

2、“无上的美”,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初浅的例子。数学有简洁美。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比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拉普拉斯方程,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等等,一个简明形式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完全像我国晋朝文人陆机的文赋里歌唱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数学具意念上的抽象美。我们世界明明是三维的,数学家偏偏研究无穷维。抽象得不但世间常人那里找不到对应物,而且就在数学家本人的脑袋里,也只有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高扬精神状态进行关照。特别,数学还带着一种创造上的通感(Synaethesia)美。通感人能够于色彩中听到声音,在语词里看见颜色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

3、何,于数论中听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闻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正因为数学美,所以她迷人;正因为她迷人,所以吸引着许多数学家终生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为她而献身。数学是自然科学之中这种吸引力和亲和力最强的一门学科!真正的数学家把不懈追求当作无比欢乐,而又将欢乐当成艺术享受。雪莱有诗说:“美好事物是一种永久享受!”数学美,数学家才会乐在其中吧。世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一个数学家从他的“美人”身边拉拽出去。数学家可以说是世上最忠贞的情人。他或者她一辈子会许多许多次堕入爱河,但每一次都是对同一个“人”。果然,有些大数学家有了数学,就真的不再同人结婚,像牛顿、伽罗华、哈代、诺特(现代代数创始人)等

4、。当然,有人会因此而失去了一亲香泽和肌肤的悠悠机缘,但是数学却受到了加倍的呵护而更加娇艳。那么,到底能不能给数学装上感情通道、让数学同人们的爱情相连相通呢?法国曾经拍过一部爱情电影,我爱上的是正切函数,讲的是一个花季少女同一个盛年男人的故事,说明他们并不是两个没有交集的集合,肯定这两个地球高级生物邂逅相遇而堕入情网的概率不为零。电影最后暗示,数学同电磁场一样,是一片美丽得动情的场!数学美丽,还在于她像绝色佳人一样有一种“惹是生非”的挑逗美。数学研究得愈深入,就会发现更多哲学问题,艺术问题,美学问题,甚至陌生难解的人生问题,叫人争论,令人遐想,促人深思。这里有一个特别具有挑逗美的例子,美籍奥地利

5、数学家哥德尔证明了“不完备性定理”。这定理大胆直面“严格”、“完备”、“和谐”等完美指标,斩钉截铁地说数学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其中一定包含着无法证明的命题,既不能证明它“真”,又不能确认其“假”!定理使德国数学泰斗希尔伯特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严格完美大厦倾倒一旦。后来,这条定理引发一场场数学的和哲学的车轮大战。哥德尔定理于是有了许多首不同唱词。其中一个说法是:任何一部VCD或DVD都有不能够放像的碟片!于是,喜好深刻的好事者又推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人类到底能不能认识自身呢?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提出的“不可计算性”的思想,也有这样强大的挑逗威力,而且又引出了计算机能不能超过人类哲学问题

6、一个孤高遗世的数学定理或理论,当它在数学之外引起大海汪洋的思潮、如痴如醉的辩论的时候,人们回眸一下,难道不承认这正是数学的美吗?美人尤物的特点难道不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吗?能够挑拨起世界顶尖知识精英的无穷情思、澎湃心潮,不美,能够做到吗?所以,一位德国数学家才引用伏尔泰的话这么讲:阿基米德脑海里的绮思遐想,比荷马的要多得多哟!所以,英国大物理学家狄拉克也才说:上帝使用了美丽的数学来创造这个世界!1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数学之美美在何处?请概括并简要说明。答案:冷峭而严峻的美,表现为简洁美、抽象美和通感美;“惹是生非”的挑逗美,数学研究得愈深入,就会发现更多问题,叫人争论,令人遐想

7、,促人深思。2.本文语言非常有特点,请赏析文中画线的第一处,解释第二处的含意。(1)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何,于数论中听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闻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2)当然,有人会因此而失去了一亲香泽和肌肤的悠悠机缘,但是数学却受到了加倍的呵护而更加娇艳。答案:(1)运用排比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数学的通感美。(2)一些大数学家因爱数学而不结婚,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的研究中,从而促进了数学的发展。3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名句和科学家的名言,请分析这两类引用的作用。答案:(1)首尾都引用了科学家的话,突出了数学的美,增强了说服力,形成结构上的首尾照应。(2)文中引用古

8、今中外诗文名句,使抽象说理变得形象生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可读性。4文章说,“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简单”的理解。答案:示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拉普拉斯方程,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等等,一个简明形式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人们常说:大道至简,就是说最基本的原理、方法和规律都是极其简单的,正如搏击高手总是一招制敌,高人指点总是一语中的。一门技术或一门学问,如果搞得很复杂,往往是因为没有抓住关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蜾蠃俗叫螟蛉虫周建人古人因为“察物未精”(郝懿行批评古人的话),误为蜾蠃这种细腰蜂只有雄的,没有雌的,它只能捕捉叫做螟蛉的

9、小青虫封在泥房里,养成为自己的儿子以传代。因了这种传说,人们遂叫领别人的儿子为己子为“螟蛉子”(又称义子),并且通俗又叫蜾蠃为螟蛉虫了。我幼时,夏天早晨,祖母常指着在窗槛上行走的、身子呈蓝黑色的细腰蜂说:“螟蛉虫来了。”母亲也常这样说的。她们两人原生长在距离很遥远的不同的农村里,都用同一的名称,可见螟蛉虫这名称是很通用的了。螟蛉虫与拖脚黄蜂同属胡蜂类,但不像拖脚黄蜂的吓人。拖脚黄蜂是身子黄色的蜂,常常用植物纤维在屋檐下做成灰黑色的倒挂莲蓬形的窠,因此为人们所习见和熟知。拖脚黄蜂飞行时第三对脚却拖在腹下面,因此有“拖脚黄蜂”的名称。人如触犯它,它就用刺刺人。拖脚黄蜂既有此恶名,被人看见就常被扑杀

10、。螟蛉虫却有抚养他虫之子为己子的善行,人们就另眼相看,从不扑杀它,它的确也从不伤害人。夏天傍晚常常看到螟蛉虫。这时候蜘蛛恰好已修好网,栖息网中央,准备捉飞来的虫子吃。螟蛉虫此时也来了,在网下面一挂一撞地飞行,好像在找寻东西似的。过几天后,你只稍稍留意,就会发觉,那蛛网已破旧,而且已积有灰尘,分明网已空了,蜘蛛已被螟蛉虫拖去。原来螟蛉虫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并不都捉小青虫的,有的确实在捉蜘蛛。在我故乡放荷花缸的庭中向南的窗门格子上,夏季做着不少泥房(又叫育儿室),形状略像带壳的棒子,已经封入俘虏和产下卵的泥房上面是圆圆的,没有突起物。我拆开几个泥房来看,藏的都是蜘蛛。蜘蛛都是活的,但像睡着似的,脚略

11、能动弹,但不会爬行。动物学者告诉我们说,螟蛉虫把俘虏封入泥房时,常用尾针刺它一下,好像打了麻药针,俘虏就麻醉了,但是仍活着,所以不会腐烂。螟蛉虫的幼虫孵出后,就可以张口吃鲜肉;到了把存粮吃完时,它也长大了,就化为蛹,再化为成虫,穿破泥房飞去。如拆开残存的泥房来看,泥房内残留着蛹的外皮或更有少许吃残的东西,那南窗的泥房都封藏着蜘蛛,可见那螟蛉虫的幼虫是吃蜘蛛的。可是有一次我从盆栽的一株小树的枝上的一个泥房里拆出来的却不是蜘蛛而是数条尺蠖。尺蠖是蛾类的幼虫,因为行走时一伸一屈像古时用弓量地的形状,故名。那尺蠖却不像被封藏的蜘蛛如醉如痴,它们落到盆面就跳跃,很鲜活的,莫非它们没有打过麻醉针吗?至今是

12、一个存留的疑问。后来在上海的万国公墓里,看到有的讲究的坟的外围有石头的围槛,上部凿着花,花纹间有不少螟蛉虫泥房,我拆开几个来看,封藏的又是另一种动物,几条幼小的毛虫,也是很鲜活的,不像蜘蛛的沉醉,但活泼不及以前所见的尺蠖。可是不论活泼的程度怎样,如果贮藏的活粮食能挣扎,对于螟蛉虫的卵或幼小的幼虫都是不安全的。如果卵在活动的蛾蝶幼虫中间,幼虫挣扎起来,卵会被挤坏或弄碎,这是很危险的。但昆虫学者告诉我们:原来螟蛉虫的卵不生产在活粮食的堆上面或中间,它却挂在一段短短细丝状物的下面,细丝状物则悬挂在房顶下面,离开活粮食的。下面的俘虏在扭动,也触不到它。螟蛉虫的幼虫孵化出来后,缘卵壳而下,头能触到粮食,

13、咬来吃,如果活粮食有所动弹,幼虫就立刻缩回去,离开了粮食,下面的骚动伤害不到它。到了幼虫适当壮大,活粮食此时已愈加衰弱无能,它就下来在粮食堆上安心咬吃了。捕小动物喂幼虫的不只是螟蛉虫,还有其他不少种的胡蜂类的膜翅目动物也是这样的。我幼时看到过比螟蛉虫较大的细腰蜂捕捉蟑螂(亦称蜚蠊)的情况。那细腰蜂咬住蟑螂的一根须,两方用力拉,好像拔河,又好像拉据,有时被细腰蜂拉走,有时被蟑螂拉回去。起初蟑螂显得很有力气,被细腰蜂拉走一段,蟑螂即猛力退回去。但过一些时候,蟑螂渐渐显得不支,六肢乏力,终于被细腰蜂拉去。蟑螂是这样容易疲乏的吗?显然不是的,大概被蜂捉住时,已被打了一针麻醉剂,到此时毒发,渐渐支持不住

14、了。蜾蠃不是拿别种虫抚养为己子,却是给己子作粮食的。这一点,郝懿行已早看到了。(科学杂谈1962年,有删改)注:蜾蠃(u lu):寄生蜂的一种,属昆虫纲,胡蜂科,又名土蜂、细腰蜂。螟蛉(mn ln):一种绿色小虫,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尺蠖(hu):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1文中说“原来螟蛉虫有不同的种类”,请具体说明螟蛉虫有哪些种类。答案:一种是将捉到的蜘蛛麻醉后给幼虫作食物的螟蛉虫,一种是封藏尺蠖给幼虫作食物的螟蛉虫,一种是封藏幼小的毛虫给幼虫作食物的螟蛉虫,还有一种是捕捉小青虫给幼虫作食物的螟蛉虫。2本文主要写螟蛉虫,可在第段中用了不少的文字

15、介绍拖脚黄蜂,这些文字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答案:不能删掉。拖脚黄蜂与螟蛉虫同属胡蜂类,用它与螟蛉虫作对比,前者因伤人而被人扑杀,后者因抚养他虫之子而被人另眼相看。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交待了人们“察物未精”(对蜾蠃的行为认识不清)的原因。(意思对即可)3.文章题目是“蜾蠃俗叫螟蛉虫”,却不用“蜾蠃”或“螟蛉虫”为题,为什么?答案:文章的重点不是介绍“蜾蠃”(螟蛉虫)这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而是要说明蜾蠃被叫作螟蛉虫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以“蜾蠃俗叫螟蛉虫”为题能够突出说明的中心,统摄全篇内容。以一种通俗的认识作题目,然后以详实的材料来说明其错误所在,更能突显文章的认识价值,引人深思(题目醒目,发人思考)。(答出要点,意思对即可)4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却有着很强的“文艺性”,请具体说明其“文艺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对生活细节的精彩描写,引用名人评论,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丰富了文章内容。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亲切自然。(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