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2363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和区域差异【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人答题栏内,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20一l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此完成14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比乙区少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2乙区东南暖湿,西北干冷的原因是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纬度位置的差异

2、 经度位置的差异 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 B C D3下列不属于丙区的地形是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贯高原 4中匡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5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A气候和地形 B植被和土壤 C水文和植被 D气候和土壤6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 A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7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区 C青藏高寒区 D大陆邻近海区8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地势

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呈南北递减规律 C我国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受地貌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北弯曲9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4000米等高线为界 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为界 D秦岭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lO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湿润程度的变花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水文特点的差异11关于东部地带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主要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等都集中在

4、这里 B交通便利集中了全国大多数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拥有全部的海 岸线和大部分边界线 C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带 D发展工业的能源、资源条件较好12有关青藏高寒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垂直自然带数目从高原边缘到内部增多 B夏季风不可能到达青藏高寒区 C发源于高原的主要河流除长江、黄河外,其他河流均在国外人海 D因高寒几乎无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至西: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 C由东至西:农业一牧业 D由东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14适于中部地带的发展方向是 A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型产

5、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 B重点开发长江上游地区的能源和矿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建设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农牧渔副产品生产、流 通、加工基地 D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业15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16有关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 B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水平: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C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D三个经济地带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所减小17我国东部地带所具有的优势是 A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B能源、矿产资

6、源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 C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D发展边境贸易18实现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做法是 A把部分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B将高能耗企业向东部转移 C在中西部的农牧业地区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 D将高科技产业向中西部转移19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划定的区域除了西部地带外,还包括的省区有 A吉林省、内蒙古 B江西、广西 C广西、内蒙古 D内蒙古、山西20“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是因为A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 B搞好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C西部人口少,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少 D西部生态环境条件好需保持(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必须选

7、择两个答案,每题3分共30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一分,多选少选均没分)21下列因素属于西北气候干旱成因的是A远离大洋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年盛行下沉气流 C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 D受东北信风控制22下列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早地区的是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2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下列选项中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有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B过度灌溉和过度农垦C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人类活动不当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3435题。24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年降水量 B

8、海拔高度 C荒漠化程度 D人口密度25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A 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26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大力发展造纸业C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D发展以“丝绸之路”和于旱盆地景观为特色旅游业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了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5758题。27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B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

9、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的旱情C濒临太平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28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地势平缓,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较轻29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发热量高的特点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D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30关于能源开发对山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开采露天矿要剥离地表土,易造成水土流失B井矿巷道基本上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

10、环境污染问题。C对工矿废弃地的复垦不利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D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 31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图1我国几条重要地理界线图图2我国部分牲畜优良品种分布图 (1)据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合所学知识试着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并阐述划分的理由。(2)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只要写出比较的项目即可)(3)据材料试写出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分界线。32读图20一3回答下列问题。20一3(1)在上图中画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2)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 。(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11、的产业结构如图20一4:图204图中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A、B、C三圈表示的经济地带分别足:A ,B ,C 。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 ,第二、三产业比重于第一产业,农村 、 程度较高。(4)东部沿海地带具有哪些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3.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你列出其南北lO个方面以上的差异(自然和人文)。34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甲图所示的是河,乙图所示的是河。(2)干流右岸易受侵蚀的是图所示河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3)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气候区。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其原因除径流量相对较小外,还由于、。而另一图所示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 气候区。这里淡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人口稀少,很少被利用。(4)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 ,该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如防洪、 、养殖、 和旅游等,同时也产生了土壤盐分增加等生态问题。而乙图所示河流流域则由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5)目前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有(多项选择)A劳动力不足B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C城乡差异悬殊D教育、就业压力大第卷答题卡题号1234 5678 910ll12131415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