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703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2年预测题)下面俯视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12题。1A点的地方时是 ()A6点B10点C14点 D22点2此时,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B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到台风侵扰 C地中海沿岸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解析:第1题,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说明P地纬度为68N。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同时结合图中晨线昏线,判断68N及其以北为极夜。P点地方时为1

2、2点,因为A、B两点经度差为60且P点为AB的中点,故A点地方时为10点。第2题,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陆地比海洋温度低,故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都是在北半球夏季。答案:1.B2.A(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B甲、丙C乙、丁 D乙

3、、戊解析:第3题,溪谷的蒸发量、台风的降雨量、溪流的流速是不能用肉眼观测出来的,只能通过溪谷坡度的变化,堆积物粒径的大小,粗略地估计台风降雨量的大小,溪流流速的快慢。溪谷的坡度和堆积物粒径的大小可通过肉眼的观测得知。第4题,学生观测的地点是位于溪谷处,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甲、丙两处是溪谷。答案:3.D4.B(2012年预测题)2011年1月13日国际在线报道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水灾加剧,灾情可能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读下图,回答56题。5导致澳大利亚不同季节气压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分布 B洋流分布C地形起伏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6在正常年份,处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

4、兰州降水也很多。其原因有()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沿岸有暖流经过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A BC D解析:第5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海陆温度在不同季节有差异,从而造成气压有差异。第6题,澳大利亚东北部在7月不可能受赤道低压控制,昆士兰州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答案:5.D6.B读遮阳设施设计示意图,完成78题。7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则低热期时()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丰收时节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京的昼长大于银川的昼长8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悉尼,则过热期应是()A3月 B6月C9月 D12月解析:第7题,如果图示装置位

5、于我国中部地区,则低热期(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小,即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北半球为冬季,则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故选B项。第8题,如果图示装置位于悉尼(南半球),过热期时当地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故选D项。答案:7.B8.D下图为河川径流系数(年径流量/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911题。9图中A、B、C、D四点,河川径流系数30%的是()AA点 BB点CC点 DD点10与贵阳相比,昆明附近河川径流系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偏大 B蒸发旺盛C位于喀斯特地貌区 D地表平坦11根据河川径流系数分析,昆明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 B耕地面积少C地表缺水

6、 D气温偏低解析:第9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值线的判读。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其闭合曲线内数值“大于大值、小于小值”,据此可读出A、B、C、D四点的河川径流系数分别为30%40%、20%30%、70%80%、30%40%。第10题,与贵阳相比,昆明的气温较高,故蒸发旺盛,造成其河川径流系数偏低。昆明降水较贵阳少,两地都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且地表崎岖。第11题,昆明河川径流系数较低,故昆明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表缺水。答案:9.B10.B11.C(2011年临川一中模拟)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A是背斜,是地垒 B是地堑,是地垒C是断层,是地堑

7、D是向斜,是背斜13若甲、乙两地都有地下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B甲处地下水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解析:第12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图中岩层的弯曲或断裂状况进行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岩层虽然发生断裂,但无明显的错动;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地岩层断裂上升为地垒。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即可判断出D项正确。第13题,甲处的地下水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含水层中,应为潜水;潜水受重力影响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渗流;乙处处于隔水层以下,属于承压水,其直接补给水源为地表水或随岩层下渗的潜水,其水量

8、较稳定、水质较好,不易受污染。答案:12.D13.D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1416题。14该山地为()A天山 B小兴安岭C长白山 D阴山15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Db河有春汛与夏汛16该山地所在区域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B水土流失的治理C中低产田的治理 D农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该山地北坡山麓自然带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而天山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且山地海拔及所处纬度和天山不符,故A选项错误;小兴安岭北坡山

9、麓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且纬度和小兴安岭不符,故B选项错误;阴山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故D选项错误。综上可知,C选项正确。第15题,结合上题分析及a湖所处的地形特征可知,a湖为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口湖,而贝加尔湖是由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故A选项错误;长白山北侧为东北平原,非沙漠地区,故B选项错误;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故C选项错误。综上可知,D选项正确。第16题,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该区域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是我国西北地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问题;

10、中低产田的治理是黄淮海平原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答案:14.C15.D16.D(2011年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718题。17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18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解析:第17

11、题,由题意可知,河口流速最大时,潮流的速度最小;河口流速最小时,潮流的速度最大。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减小为0的阶段,即河口流速增至最大的阶段。读图可知,3小时左右为落急时刻,而河口含沙量最大的时刻出现在图中的5小时左右,由此可判断D选项正确。第18题,由题干可知,在径流和潮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可排除C项;读图可知,当河口流速大于0的时候,由河口输往下游的泥沙要大于当河口流速小于0的时候由潮流输往上游的泥沙,故选B项。答案:17.D18.B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其所使用的象限仪

12、简图,回答1920题。19按照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A434N航行 B28N航行C4134N航行 D62N航行20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A加那利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C本格拉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解析:第19题,哥伦布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数据为28,也就是相对于北极星的仰角的度数为28,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说明他计划一直沿28N航行。B选项正确。第20题,根据哥伦布航海时的路线,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由欧洲到北美洲,可利用加那利寒流加快航速;从北美洲返回,可以利用北大西洋暖流加快航速,A选项正确。答案:19.B20.A二、综合题(共40分)21(2012年预

13、测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材料三昆明与贵阳气温年、日较差比较,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示意图。图3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及成因。(4分)(2)据材料三,比较昆明和贵阳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及季节分布差异。(4分)(3)说明冬半年云贵高原的西部(昆明附近)和东部(贵阳附近)常见的气象灾害各有哪些?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昆明夏季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14、。(3分)解析:该题综合考查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影响等知识。利用题目所给的材料,并从中提取和获取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第(1)题,分析材料一、二可以知道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和原因。第(2)题,分析材料三可以得出两地四季变化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第(3)题,联系图中两地分别地处准静止锋面的不同位置以及锋面对天气的影响等知识进行分析。第(4)题,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昆明夏季气温和降水等方面的气候特点,这与昆明所在地区的地形和大气环流形势有关。答案:(1)秋冬季节(冬半年);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2)昆明具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特点,而贵阳年较差大,日较差小;昆明全年无夏,春秋相连,长达9个月,约有3个月的冬季,而贵阳则是四季分明。(3)西部:旱灾;东部:低温、冻雨;依据:两地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