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702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新人教】 命题范围: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第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12题。1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空气污染A B C D2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

2、济的可持续发展 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35题。3工程主要是解决(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4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 B发电 C灌溉 D航运5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68题。 6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南非和东非以及西非 B南非和北非

3、以及西非C南非和北非以及东非 D东非和北非以及西非7从贸易物资构成来看,中国从n国进口的主要物产是( )A铝土矿 B棉花 C金刚石 D石油8从运输路线上看,中国从n国进口的物资最主要的路线是(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B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C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D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读世界20世纪60年代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回答910题。产业转移方向 工业扩散方向 9图中甲地区工业向外扩散的原因不是因为甲地区( )A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B争水、争地、争公共设施C环境污染严重 D资源、能源枯竭10图中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区位优势有

4、( )地价低廉 技术先进 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A B C D 读“甲、乙两地某企业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读图回答1112题。11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B 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D 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12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导致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A B C D 图3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

5、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B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14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B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C发达区域迁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5-16题。15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 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C 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D 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16 阶段,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 技术密集型产业B

6、能源密集型产业C 劳动密集型产业D 资源密集型产业读右下图,回答17-18题。17 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 M为资金,N为劳动力B M为能源 ,N为技术C M为技术,N为资金D M为信息,N为零部件18 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 甲地就业机会增多B 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 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D 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读中国6个典型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表,回答19-20题。年份行业20012003200520072009食品制造业0032004900

7、3301110169饮料制造业0091008901310152019烟草加工业042704280440410449石油化工及炼焦业01280162013501940233普通机械制造业00490092009300840074专用设备制造业0046004200330045001319从表中可以看出,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有( )A烟草加工业和石油化工及炼焦业B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C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D烟草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20有关表中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资源导向型-技术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劳动导向型B资本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劳动导向型-资源导向型C劳动导

8、向型-资源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劳动导向型D资本导向型-劳动导向型-技术导向型-资源导向型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分布图,据此回答21-23题。21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 BC D22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B原料供应充足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23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读东亚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左图)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式示意图(右图),回答2425题。24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 A甲、 B甲

9、C乙、 D乙25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聚集,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二、综合题。26(10分)经过近5个月的谈判,中俄双方终于在“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上达成一致。2009年2月17日下午,中俄签下250亿美元石油贷款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作为交换,俄罗斯则在20年的期限中,向中国出口3亿吨原油。读图回答问题。 (1)中俄两国最适合在能源方面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4分)(2)东西伯利亚太

10、平洋石油管道工程在管道建设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3分)(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4分)27(10分)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材料1 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图材料2 环渤海地区企业总部迁移路径示意图 (1)根据材料1,请描述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根据材料2,描述生产企业总部迁移的特点。(2分) (3)请说明研发性总部迁出后,对迁出地生产部门的有利影响。(3分)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材料二: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

11、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的线路设有宜昌至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各城市。2010年该工程达到年输送天然气l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材料三:上图乙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 (1)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简要分析其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2)重庆市吸引IT产业转移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3分) (3)依据甲图说明川气东送(普光至上海)与西气东输主干道(轮南上海)相比,有何优点。(3分)29(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资料二: 表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指标工业化前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