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7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8区域可持续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18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011年福州质检)下图是某区域水系分布图,该区域植被破坏严重。读图回答13题。1关于图示区域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B地表破碎,地势较低平C地势由西北和东南向中部倾斜D最长的山脉呈东西走向解析: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东南丘陵,河流众多,沟谷发育,地表崎岖,故B项错;中部有一条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故C、D项错。故选A项。答案:A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河段以溯源侵蚀和侧蚀为主B乙河段易形成洪涝灾害C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丙河段东岸比西岸陡D丁河段河道平直,河断面呈“V”

2、字形解析:侧蚀主要发生在中游,甲河段是河流上游,A项错;乙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故B项对;依据纬度定位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丙河段右岸(西岸)冲刷严重,岸坡较陡,故C项错;“V”字形河谷出现在上游河段,丁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河谷展宽,呈槽形而非“V”字形,D项错。故选B项。答案:B3根据当地资源,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该区域应优先开发利用的能源是()A煤炭 B水能C地热能 D太阳能解析:当地的资源优势是煤炭和水能,但水能清洁无污染,煤炭有污染,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考虑,应该开发利用水能,故选B项。答案: B一些成语也揭示了地理原理或规律,如“山清水秀”。据此回答45题。4该成语

3、说明植被具有的环境功能是()A净化空气 B调节气候C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解析:该成语揭示了植被覆盖率高,河流的含沙量小,说明了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环境功能。答案:C5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发挥该环境功能的条件是()A地表坡度大,降水强度大B地表坡度小,降水强度大C地表坡度小,降水强度小D地表坡度大,降水强度小解析:地表坡度小,降水强度小有利于水土保持。答案:C(2011年日照模拟)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全面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积极吸引境内外资金投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中,2011年2月15日,江西省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当前建设需要,共推出699个

4、招商项目,项目总投资8 137亿元。据此回答67题。6鄱阳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湿地能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湿地能调蓄洪水,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解析:大力开垦湿地在短期内会使耕地面积扩大,但湿地的开垦会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进而加剧人地矛盾。答案:B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招商项目的是()A生物及新医药产业B有色金属冶炼产业C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D生态旅游产业解析:有色金属冶炼产业不仅能耗大,而且会对鄱阳湖及湖

5、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属于该生态经济区的招商项目。答案:B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89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9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A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两

6、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可以看出,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D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1012题。10M省区可能为()A四川 B安徽C黑龙江 D内蒙古解析:盐碱地面积的大小受该省区面积、气候等条件的影响。M省区盐碱地面积在示意图中最大,表明该省区面积较大,且气候干旱。四川大部分位于湿润地区,安徽也有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地

7、区,故干旱地区面积较小;黑龙江气温相对较低,故干旱程度相对较低。所以气候干旱、盐碱化面积最大的省区应为内蒙古。答案:D11宁夏盐碱地面积大的原因为()耕地总面积较大地势低洼降水量小,蒸发旺盛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A BC D解析:宁夏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蒸发旺盛,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地下水埋藏浅,导致矿化度高,盐碱地面积大。答案:D12这些省区治理盐碱地可采取的共同措施为()栽培适宜的乔灌植物淤积泥沙,覆盖盐碱地完善水利系统,排灌结合大面积栽培甜菜、大豆等耐盐碱农作物A BC D解析:不同地区治理盐碱地的措施不同。对于图中的省区来说,共同的治理措施有:宏观的生物措

8、施、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如栽培适宜的乔灌植物,完善水利系统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治理盐碱地可以淤积泥沙,覆盖盐碱地,甜菜、大豆并非所有省区都能大面积栽培。答案:C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黑河是我国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西北部,由张掖、酒泉之间的南山和祁连山流出的各河流汇集而成,全长约800千米。材料二黑河河谷是阿拉善高地唯一有人定居的地区,原是中亚丝绸之路的故地。黑河在下游注入居延海,这里原本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但已于20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材料三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9、1)黑河的汛期在_季,该河流属于_(填内流河或外流河)。(2)图中山脉为_(填名称)。(3)试简述造成材料二中现象的主要人为因素,并分析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治。(4)简述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5)该区域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黑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祁连山的冰川融水补给,汛期在夏季,属于内流河。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山脉为祁连山。第(3)题,由材料可知,题目所问实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结合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城市基本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结合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干旱、交通不便)分析原因即可。第(5)题,要实现区域可持

10、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经济,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答案:(1)夏内流河(2)祁连山(3)人为因素: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防治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采取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等;对全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4)特点:多沿河流和交通线路分布。原因: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交通不便,因而城市多沿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5)利用水资源相对丰富、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相关加工业;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物流等产业;可开展大漠风光游等特色旅游业。要注意的问题:发展农业时,注意防治荒

11、漠化和盐碱化;发展工业时,注意防治大气污染等。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远东原油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泰舍特),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约为1 000千米,管道输油量为2 100立方米/小时,设计年输油量为1 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为3 000万吨。材料二下图是中俄油气管道分布图。(1)试说明东北亚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中俄目前在矿产、能源开发利用领域中的合作项目。(2)针对大庆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其在经济转型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东北亚各国在经济上具有很多的互补性,如日本和

12、韩国的资金与技术,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俄罗斯、蒙古的资源和能源等,加强区域合作,有利于区域的共同发展。第(2)题,大庆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经济转型的方向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治理污染等方面入手。答案:(1)日本和韩国的资金与技术,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俄罗斯、蒙古的资源和能源。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引进核电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改善交通条件;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

13、泥沙,河水常显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材料二下表为科罗拉多某气象观测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材料三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二十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1)判断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分析大峡谷的形成过程。(2)列举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并简述这些问题对土壤的影响。(3

14、)分析科罗拉多河上游的水文特征。(4)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分析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及水坝建成后发挥的主要功能。(5)描述图示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中含有化石,可知是沉积岩;大峡谷的形成过程从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方面回答。第(2)题,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该地区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二、土壤颗粒大小改变,影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含量,使土壤保水性能减弱;三、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板结和酸化。第(3)题,科罗拉多河上游水文特征

15、需要从流量、含沙量、汛期、水能和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回答。第(4)题,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要从地质、生态和交通三个方面回答;水坝建成后发挥的功能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第(5)题,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与降水量两个方面描述,成因可以从地形、纬度两个方面回答。答案:(1)沉积岩。峡谷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2)滥伐森林和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过度垦殖和放牧导致沙尘肆虐;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使土壤颗粒变大,土壤保水性能下降,抗旱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使土壤板结与酸化。(3)科罗拉多河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