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5601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内容解读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 地位,以及天主教会对欧洲民众生活的影响。 2.结合史实,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3.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内容和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 革的性质。 4.了解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5.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1)社会上:人人都是 ,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政治上 建立了等级森严的

2、 制度。 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3)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 ,占有各国土地的1/3。,天主教徒,教阶,天主教会,封建主,一、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2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14、15世纪,欧洲近代 产生,却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 3天主教会的腐朽堕落:从西欧各国搜刮巨额财富,并建立 ,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4德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 ”,天主教会成为德国社会矛盾的焦点。,资本主义因素,宗教裁判所,教皇的奶牛,德国,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1416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3、、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1)序幕:1517年, 的发表。 (2)主张 提出“ ”的思想, 是信仰的惟一根据。 简化天主教复杂的 ,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3)影响 拉开了欧洲 的序幕。 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 创立了新教派 ,主要在德国、北欧传播。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圣经,圣礼,宗教改革运动,路德宗,德语,二、过程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内容 主张 ,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 简化 和宗教仪式,并制定严格的 。 把 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2)影响 教义更加符合 的利益,成

4、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组织严密,主要在法国、 、英国等国家传播。,信仰得救,先定论,道德标准,日内瓦,新兴资产阶级,尼德兰,教会组织,2加尔文宗教改革,(1)内容 亨利八世改革:建立民族教会,通过 ,解散修道院,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一世改革:重申至尊法案,通过 ,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2)特点 依靠王权 进行的。 具有不彻底性,保留较多 成分。,至尊法案,三十九条信纲,自上而下,天主教,3英国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代表德意志民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志,所以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

5、了广泛影响。,(1)措施 革除天主教会 。 宣布教皇是宗教事务的最高权威。 加强 的活动,创立 。 (2)影响 一定程度上纯洁了 ,恢复了天主教会的 。 耶稣会既充当了 的急先锋,又为东西方 做出了贡献。,内部弊端,耶稣会,宗教裁判所,天主教会,部分势力,殖民侵略,文化交流,三、影响及评价 1教会改革,(1)背景 各教会之间争论、迫害和战争不断。 有识之士呼吁给予人民“ ”。 (2)概况 德国:1555年,签署 ,规定“ ”。 法国:1598年,颁布 ,宣布 为法国国教,同时在法国全境有信仰 的自由。,良心的自由,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教随国定,南特敕令,天主教,新教,_,_,_,2宗教宽容,(1

6、)积极意义:沉重打击了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 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 创造了条件。 (2)问题与前景 与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实现彻底的 ,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天主教会,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宗教迫害,宗教宽容,3评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新教并非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天主教的继承、批判和发展。,拓展1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1)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2)控制人们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进步人士。 (3)干涉国家政治生活、控制世俗君主。,拓展2 信徒得救

7、,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何意义? 答案 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它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拓展3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加尔文 据材料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加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 上帝的恩赐。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拓展4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宣誓效忠国王。并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英国宗教改革有何

8、意义?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打击了罗马教会的势力,有利于加强王权,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英国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拓展5 让我们相互宽容罢,让我们不谴责他人的信仰罢。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奥 南特敕令极为可憎,它给予每一个人以信仰自由,而这是世间最有害的事情。 教皇克莱芒八世 欧洲宗教改革后,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 答案 (1)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 (2)教会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的主张。 (3)天主教会通过内部改革,摆脱了困境,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角度1】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的地位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中世纪天

9、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具体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处于罗马天主教的全面控制之下: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思想文化方面,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社会生活方面,西欧国家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角度2】

10、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国? 提示 (1)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2)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爆发的导火线。,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什么是宗教“异端”?天主教会为什么要设立宗教“异端”裁判所?天主教会与宗教“异端”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把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称之为“异端”。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设置了宗教“异端”裁判所。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11、。,【角度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 提示 (1)相同点:都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认为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欧洲宗教改革的概况,(2)不同点:路德的神学观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通过在个人的虔诚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加尔文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思想。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

12、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角度2】 英国的宗教改革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提示 (1)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1534年亨利八世在位时,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国教”的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说明王权占据上风。 (2)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1539年亨利八世的宗教立场后退,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还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中持不同意见者,使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3)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反对派。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

13、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因而掀起了清教徒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2阅读下列关于两位宗教改革家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人凭自己的意志无法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与交往,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材料二 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必定贫穷苦难。 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1,(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改革家的什么思想? (2)两位改革家的

14、上述思想反映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 (1)材料一: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材料二:加尔文的“先定论”。 (2)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力地推动了西欧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角度1】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在宗教外衣掩盖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的社会运动。,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角度2】 欧洲宗教改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 (2)建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督教新教派。 (3)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5)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3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