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5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6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能力检测(二十六)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读下面三幅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的照片,回答12题。1目前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主要功能的是()A甲B甲、乙C乙、丙 D甲、丙2三地的地理景观均反映了()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12.解析:三幅地理景观均是滨海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目前潮音寺的主要功能发生由宗教向旅游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答案:1.C2.C读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35题。3甲地年降水量少的原因主要是()A甲地纬度高B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C甲地常年受副

2、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甲地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4甲地的太阳辐射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光热充足,可一年两熟小麦颗粒饱满水稻栽种面积广瓜果甜度高A BC D5下列景观可能位于甲地的是()A橡胶园 B坎儿井C水田 D四合院35.解析:结合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路线和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我国西部的新疆,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距海远,地形封闭。甲地太阳辐射强,年降水量少,植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利于作物糖分积累。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的引水工程,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答案:3.D4.C5.B读我国1986年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完成68题。6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A内蒙古民居陕北民居云南

3、民居B. 云南民居 陕北民居 内蒙古民居C. 陕北民居 云南民居 内蒙古民居D. 陕北民居 内蒙古民居 云南民居7三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A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终年高温多雨D湿热的气候8三地民居建筑就地取材的是()ABC D68.解析:图中民居分别是:窑洞陕北民居;竹楼云南民居;蒙古包内蒙古民居。窑洞是当地人利用土壤直立性强,土层深厚的自然条件挖成的,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与当地温差大,降水集中的气候有关。云南竹楼是利用当地竹子搭建而成,具有凉爽通风的功能,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相适应。蒙古包

4、易搭易拆,适合当地人的游牧生活。答案:6.C7.D8.A下面图甲中的等值线为等深线,M点为我国的钓鱼岛。读图,完成910题。9图甲中AB线的剖面图是图乙中的()A BC D10下列有关钓鱼岛的表述,正确的是()位于中国大陆的大陆架上属中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附近海域石油、海洋生物资源丰富A到钓鱼岛(AM)的实际距离大于300千米A BC D910.解析:第9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平面图上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所对应的海拔高度,以此判断地势的起伏,然后从剖面图中选择正确的。第10题,由钓鱼岛与大陆的距离和其周围海域的深度可知是正确的。通过A、M之间间隔的经纬度估算AM的实际距离小于300千米。答案

5、:9.B10.D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113题。11该山峰可能位于()A阴山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C天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12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是因为北坡()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13北坡许多城市分布在山麓地带(河流的中上游),而不选择地形更加平坦的下游地区,是因为()A土壤较肥沃 B气候更凉爽C水源较充足 D光照较强烈1113.解析:该山分南北两坡,而安第斯山脉南段为南北走向,分东西坡。该山地的基带为荒漠,阴山山脉和阿尔卑斯山均不符合,故该山为天山。针叶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天山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所处的区域气候干旱,

6、降水少,水资源是影响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城市多选择在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答案:11.C12.B13.C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4题。14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解析:根据题干知识可知该区域为亚热带低山丘陵区,适合茶树生长;又因为丁处为海拔300320米的缓坡,种植茶树既可保持水土,又可获得经济效益。故D项正确。答案:D二、综合题15读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两图中,代表7月份气压分布状况的是_图。(2)乙图中M地以南为_山脉。该山脉起伏和缓,试简述其原因。(3)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

7、现状,说明图示国家铁路运输网中,南北方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4)图中M附近地区,在20世纪前半叶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该国经济的产业中心。试简要分析本地区此阶段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从两图的气压分布可以看出,乙图陆地上的气压低于甲图,应为夏季。第(2)题,M地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该山脉位于板块内部,是一座古老的山脉,经外力作用长期侵蚀,起伏和缓。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南北方向上东部和西部沿海,海运便利,中部内河航运发达,故南北方向上铁路运输的压力较小。第(4)题,图中M附近地区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是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

8、水运廉价;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等。答案:(1)乙(2)阿巴拉契亚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内部;长期受外力(流水、冰川等)的侵蚀作用。(3)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河运量大;大陆东西两侧濒临海洋,多良港,海运便利;南部石油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管道运输。(4)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水运廉价;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等。16根据给出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起了很大作用。下图是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图。材料二:欧洲西部的地理环境特点:终年盛行西风,气候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材料一所示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2)通过莱茵河

9、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_,该工业区形成之初主要得益于()A铁矿资源丰富 B水源充足C交通便利 D煤炭资源丰富(3)根据A国的气候特征,该国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并分析A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解析:第(1)题,内河航运的自然区位主要从地形(平坦)、气候(终年温和,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密集)等方面分析。第(2)题,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为鲁尔区,鲁尔区煤炭丰富,发展钢铁工业需要进口铁矿石。第(3)题,A国处于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沛而稳定;终年温和,河流几乎不结冰,通航时间长。(2)铁矿D(3)风能。西风强盛;地势低平,风从海洋上吹过来,摩擦力小;位于沿海,气压梯度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