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5547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工业生产知识总结课件 鲁教版必修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工业区位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标准、信息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料的影响在减弱;交通因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不同;劳动力的体力和数量在减弱,劳动力的素质影响成为重要因素;环境标准、政策和文化环境、信息通达性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会需要和个人偏好也会影响工业的区位(其中环境因素在区位选择中作用很大),三、工业的分类 按投入多少分:资源密集型(采掘工业、制糖工业等)、劳动力密集型(纺织工业、玩具工业等)、技术密集型(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资金密集型(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按产品用途分:重工业(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建筑材

2、料、化学工业等)和轻 工业(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钟表、家电等) 按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费用较高农产品加工业)、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费用较高啤酒厂、饮料厂、家具厂、石油加工厂等)、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电子装配厂、玩具厂、服装加工等)、动力指向型(能耗高的电解铝、粗铜冶炼、电解镁等)、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列工业的区位因素 1、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工业原料 2、广东、深圳的服装加工、玩具制造劳动力 3、青岛的啤酒厂市场 4、兰州的石油化工厂市场 5、鞍山的钢铁厂原料 6、上海

3、的宝钢市场、交通 7、新疆的棉纺厂原料 8、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制造技术 9、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在中国建厂市场 10、淄博的炼铝工业动力 11、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燃料-原料-市场 (二)分析下列工业部门的区位优势 1、唐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附近科技水平高 2、塘沽的氯碱化工工业发达的原因:附近盐场,海盐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3、北京、天津纺织工业比重大的原因:临近华北平原的棉花产区;当地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利于解决城市女职工就业 4、珠三角地区纺织工业、制糖工业、机械工业发达的原因:当地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适宜发展纺织工业;当地是我国的甘蔗主产

4、区,适宜发展制糖业;当地矿产和能源缺乏,重工业适宜发展机械加工业 5、珠三角的家用电器、服装、玩具制造等十分著名,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滞后的原因:劳动力丰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对不足 6、鞍山的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附近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良好的工业基础,7、沈阳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就近利用鞍山、本溪的钢铁;便利的交通;省会城市;科技力量雄厚 8、大连造船业发达的原因:优良的港口;附近钢铁工业发达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大 9、上海的宝山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分析有利条件:交通便利利于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水源充足;当地钢材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 10、长三角的

5、纺织工业中丝绸十分有名:当地盛产桑蚕茧;夏季炎热,需求量大;产业历史悠久 11、上海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空运发达;高等教育发达,人才聚集,科技力量雄厚 12、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雄厚;稳定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13、英国的阿伯丁适宜发展那些工业部门:石油工业、石油化工、造船、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等 (三)分析下列工业地区的区位因素 1、京津塘地区发展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煤、石油、铁、海盐资源丰富;区内交通发达;港口众多,利于对外贸易;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 2、京津塘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采取的措施:能

6、源和水源不足;山西的煤电东送,南水北调;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3、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初期,是外商热情最高、投资额最大的地区,原因是:当地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毗邻香港和澳门;当地多华侨,4、珠三角工业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措施: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贵州的煤电和红水河的水电东送;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 5、长三角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对内外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 6、长三角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措施: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秦山核电;发展节能、节电技术、调整不同产

7、业的用电高峰、将高耗能的企业外迁;开发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7、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众多港口,利于原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较好;水资源丰富; 人口比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好。 8、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措施:能源及水源缺乏;工业污染严重; 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限制高耗能、当地缺乏原料的工业发展 9、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是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石油加工工业、电子电器等工业的集中分布区,形成的原因是什

8、么:国内资源贫乏,原料燃料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需要外销;沿海多优良的港口;沿海人口稠密,需求量大;沿海地势平坦,利于工厂的建设。 10、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原料和燃料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1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运交通便利;开发早,人口稠密。,13、美国西部新兴电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便捷的交通;稳定的市场 14、德国鲁尔区形成的有利区位: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15、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

9、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6、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调整工业布局(把炼铁高炉迁到荷兰海边);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四、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集聚的好处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降低 运输费用、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减少能源消 耗等 工业集聚产生的问题(工业扩散的原因):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就会出现用 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工业也会 出现扩散的趋势。 工业扩散的条件: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 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也都为工

10、业扩散提供了条件。,1、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发展缓慢,开始出现了,开始出现了向北部和南部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是什么: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加剧;公共设施能力不足,导致争水争电;地价过高,增加企业的负担 2、近年来,日本开始在海外办厂,将一些需要原材料多、污染重、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到海外其他国家,目的是什么:利用国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将污染企业办在海外,减轻了本国的环境污染;近消费市场,减少运费 3、美国的飞机工业和宇航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不在钢铁工业集中的东北部,原因是什么:东北部大气污染严重;西部和南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 4、英国

11、现代工业的分布为什么能摆脱煤炭资源的地域限制:现代工业的能源发生了变化,石油、电能广泛应用;现代交通的发展;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的使用 五、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 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的垂直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源:有水源污染的企业应在城镇河流的下游 3、距离:规模小、污染小的在城区;规模大、污染轻的在近郊;严重污染的企业在远郊 4、地形:冶金化工等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通风的地形区

12、 5、适当集中,综合利用:冶金硫酸厂;火电厂建材厂 6、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 7、工业集聚-经济效益;工业分散-环境效益 练一练,1、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有密切的相关性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工业生产所需原料与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能源、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3、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固体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地下水污染 4、近几年污染工业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城市转向农村。 原因是城市与农村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污染成本将重污染的企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工业清洁生产的好处: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