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5110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与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10 社会生产活动 与布局,专题 10 专题备考引擎,【考情报告】,专题 10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 10 专题备考引擎,【复习策略】,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应结合重点区域的农业布局与发展,掌握区位选择的思想和一般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世界重点热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判断、评价。其次,复习中要注意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注意将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的有机结合,学会用高中地理原理解决区域工农业生产问题。,专题 10 专题备考引擎,【考向预测】,本讲主要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

2、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评价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区(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布局的区位条件、问题及整治措施。预计在2011年以下三点将成为考查重点: 第一,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农业或工业区位对农业或工业布局的影响; 第二,以选择题或者读图题考查农业和工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第三,以综合题考查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注意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专题 10 专题网络构建,专题 10 专题网络构建,【答案】地域性 水稻种植业 投入对象 工业集聚 传统工业区,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分析农业区位的方法,1分析某一区域农业发展的

3、区位条件。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农业发展的条件也是有差异的。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要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全面分析。不仅要看到有利的方面,还要看到不利的方面。有时还要对区位条件进行排序,找出主要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2分析某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首先是农、林、牧、渔的发展条件。它们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气候湿润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气候湿润的山区适合发展林业,半干旱的丘陵、高山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其次是某种农作物的种植条件,不同农作物生活习性不同,所需条件侧重的方面也不同。,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例1 第十一届(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于

4、2010年4月20日开幕。寿光蔬菜每年交易量约40亿吨,市场面向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寿光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此回答(1)(2)题。 (1)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 )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2)寿光蔬菜能到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过硬的产品质量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市场体系,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答案】(1)A (2)C,【解析】 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及陆地轮廓的特点,可以清楚的判读出:甲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盛产甘蔗;乙地是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长绒

5、棉(棉花);丙地是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盛产柑橘;而丁地是法国的罗讷河地区,盛产葡萄。第(2)题的混合农业和集约农业易混淆。混合农业主要是以种养结合为主要特点。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以及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点评】 用高中所学知识或理论解释初中区域地理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和深化,另一方面体现

6、了高中学以致用的理念,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形式,例如解答本题组就应该遵循“获取信息区域定位调运知识得出结论”的步骤,这就对初中所学区域知识和高中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由此可见,复习区域地理每个知识点都应该想一想该知识与高中有什么联系,怎样进行联系,甚至可以发散思考所复习区域近期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怎么用高中理论进行解释等。,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重要农业区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1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南

7、方水稻种植区的区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与借鉴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相似之处。

8、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4)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内蒙古牧区与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分析。 (2)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3)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等。,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例2 20

9、10浙江卷 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1)(2)题。,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 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 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 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 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答案】(1)B (2)D,【解析】 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及陆地轮廓的特点,可以清楚的判读出:甲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盛产甘蔗;乙地是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长绒棉(棉花);丙地是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

10、区,盛产柑橘;而丁地是法国的罗讷河地区,盛产葡萄。第(2)题的混合农业和集约农业易混淆。混合农业主要是以种养结合为主要特点。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以及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点评】 用高中所学知识或理论解释初中区域地理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和深化,另一方面体现了高中学以致用的理念,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

11、重要形式,例如解答本题组就应该遵循“获取信息区域定位调运知识得出结论”的步骤,这就对初中所学区域知识和高中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由此可见,复习区域地理每个知识点都应该想一想该知识与高中有什么联系,怎样进行联系,甚至可以发散思考所复习区域近期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怎么用高中理论进行解释等。,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分析工业区位的方法,工业区位分析要注意五条原则: 1可持续原则 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综合是综合评价和区位选择的基本出发点。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工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工业生产布局既要生存发展,即有数量增长,更要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效益、节能

12、节料、清洁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工农业发展要促进就业,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2综合性原则 经济地理区位选择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考虑环境中每一个子系统要素的关系。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对工业的关系,从多要素、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各环境要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区位,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某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来加以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条件;(3)交通条件;(4)劳动力条件;(5)科技条件;(6)农业基础;(7)历史条件;(8)政策条件。分析一定要全面,既看自然条件,还看社会经济条件;既要看到有利条件,还要

13、看到不利条件。,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3主导性原则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入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可以将产业分成不同的区位指向类型(见下表):,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4.因地制宜原则 地理环境有相似性,但无一致性。因地制宜是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布置的基本方法。如“珠三角”区位具有中国南方“门户”的位置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因地制宜是因不同的产业制宜,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区位需求,这主要是由该产业在产品成本核算

14、中对区位要素的需求量不同所决定的。如装配类工业劳动力廉价;炼铝业能源廉价;饮料业接近市场等。,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5因时制宜原则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产业区位联系也是发展和变化的,分析区位条件要与时俱进,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例3 2009海南地理卷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1)(2)题。 (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 (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

15、口,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答案】(1)A (2)D,【解析】 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沿海地区工业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离不开港口,从国外市场进口原料,利用廉价的海上航运之便,在沿海港口发展相关产业是沿海临港工业发展的特点。 第(1)题,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食用油属于日常消费品,因此,中国消费市场广阔应该是正确答案;虽然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但给出的材料中提到是自动化的食用油加工厂,因此需要的劳动力有限;技术力量优势和生产成本低廉不是国外投资中国建食用油加工厂的原因。,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第(2)题,自动化的食用油加工厂家利用的原料是海外市场的大豆,大豆是干散货

16、,海外市场主要是美国和巴西,因此,最好的运输方式是用大型船舶运输大豆进入中国。在港口附近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加工厂,可以大大减少运输的成本,因此,最佳建厂选择地是港口附近。商贸中心、机场附近、火车站附近都不是最佳选择。,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特别提示】,第一,在工业集聚发展的同时,还有一种发展趋势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时,可“对症”采取措施:,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专题 10 重点要点探究,【答案】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