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2311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鲁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一、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研究环境条件对作物始花期的影响,他们通过上网、查阅报纸、杂志等获得如下资料。 据此回答13题。品种名称金大532本地大豆满仓金原产地南京北京佳木斯在原产地的播种时间5月30日4月30日5月17日在原产地的开花时间8月23日7月19日7月5日在北京的播种时间4月30日4月30日4月30日在北京的开花时间9月1日7月19日6月5日在原产地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85天80天49天在北京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124天80天36天1.高纬度地区的大豆品种移往低纬度地区种植,开花时间和产量与原地区相比分别是()A提前,

2、减少B提前,增加C延迟,减少D延迟,增加2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地形条件B土壤条件C光热条件D降水条件3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A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B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C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D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解析】第1、2题,分析材料可知,高纬度地区的大豆品种在低纬度地区从播种到开花比在原地区所需要的天数少,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因素,低纬度地区光热条件优越,产量比高纬度地区高。第3题,由于该地理兴趣小组主要利用上网、查阅报纸、杂志获取资料,对区域内大豆始花期用数字进行量化研究,所以是间接收集法和定量的方法。【答案】1.B2.C

3、3.B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完成45题。4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A玉米B小麦C大豆D高粱5“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陕西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

4、物是小麦,位于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以西北风为主。【答案】4.B5.D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的3个数字,左边的一位为水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照资源,数字14表示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完成68题。6水分资源并不太差但缺水严重的是()A东北地区B西北内陆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7数字为431的区域和323的区域都大面积种植水稻,但是前者的市场上却大量销售后者所产的大米,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A前者稻米产量不足,需从外地调入B后者人均土地多,稻米商品率高C前者光照不足,所产稻米品质比后者低D后者稻米单产水平高,价格竞争力强8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资源代号应为()A313B214

5、C224D233【解析】本组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理解图中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是关键。华北地区水分条件并不太差,但降水变率较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成为我国缺水严重的区域。数字为431的区域和323的区域分别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前者是盆地地形,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多雨雾天气,降水较多,光照不足,稻米的品质不如东北。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空气洁净,光照强,但是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条件并不太好。【答案】6.D7.C8.B读大兴安岭及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示意图,完成910题。9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水源条件B地形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10针对

6、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林业基地畜牧业基地ABCD【解析】图中大兴安岭两侧的气候类型不同,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东北土壤肥沃,面积广大,森林资源丰富,将建成我国商品粮基地、林业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答案】9.C10.D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B江苏C江西D云南12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

7、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潜力最大的是广东。第12题,甲地位于东北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答案】11.A12.C二、综合题13某校地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课题:区域和发展规划研究思路:阶段阶段阶段研究结论:阶段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阶段成果: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1)依据研究阶段成果,推断该区域为图中所示区

8、域中的_(填代号)。(2)请你推断该地理学习小组得出阶段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名称。(至少答出四种图)(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研究阶段成果: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不足条件是_,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_。【解析】第(1)题,由阶段研究成果可知该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省级行政区。第(2)题,由阶段研究成果可知所必须使用的地图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第(3)题,阶段研究成果应该是该区域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发展优势经济。【答案】(1)甲(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

9、分布图等。(3)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条件好沙漠化严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沙漠化,发展特色农业(答出3点即可)14(2012泰安高二期中)阅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小冬所登的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_;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_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

10、间分布规律是_。(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_;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_。(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解析】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网或重要的地理物象来判断图示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省。第(1)题,考查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题,出现了“上午烈日当空,下午浓云密布,雷电交加,不一会儿,雨过天晴”这样短时间的强天气现象,说明是典型的对流雨。对流雨在我国多出现在夏秋季节的午后。第(3)题,根据位置可判断出甲山脉是

11、南岭,受降水多的影响,该山流水侵蚀强烈,多低谷、山口。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岩浆侵入,说明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该地可能会出现岩浆岩、花岗岩、变质岩或金属矿产。第(4)题,要对比分析长江、黄河的“地上河”成因及治理措施。荆江弯曲,流水不畅,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增,到达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根据成因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长江的荆江河段应裁弯取直,上游建防护林;在黄土高原地区要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答案】(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庐山对流多发生在夏秋季午后(3)流水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4)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黄河下游“地上河”: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治理措施差异: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