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0825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衔接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衔接预科班6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试题共8页,5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

2、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

3、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

4、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

5、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B.庄子将“逍遥”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但这个词语在诗经中早已出现。C.“逍遥”一词在诗经中与在庄子中的内涵有相同之处,但在庄子中的内涵更为丰富。D.“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与今天的“绝对自由”相近。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斥鴳嘲笑大鹏,是因为斥鴳认为大鹏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

6、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B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因为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斥鴳目光短浅的习性。所以它认为自己是最自由的。C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D由于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朝菌不了解一天之外的事情,寒蝉不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但灵龟和大椿却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其思想的庞大体系,是围绕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

7、法。C庄子认为“至人”“神人”“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是他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成为他理想的人生境界。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对于人生的意义,所以他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

8、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

9、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3分)A博学,善属文属:连缀,写作 B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 候:安抚C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邀请 D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舆:抬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即便就酌,醉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B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C先是颜延

11、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D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司马在晋代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由此可见,陶潜的曾祖陶侃曾在朝中任高管。B三径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就包含了归隐意。C义熙是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古代帝王在位期间只能使用一个年号,如“康熙”。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8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潜“任真自得

12、”的一组是(3分)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A B. C D.9.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陶潜,博学多识,聪颖洒脱,卓尔不群,擅长写文作诗,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B陶潜,曾因亲人的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C陶潜,既即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13、突出地反映了他的性情“高趣”。D陶潜,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酒便酌,他的宅旁栽满菊花,他抚弄无弦琴,可见他性格豁达,品行高洁。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句5分)(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2)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

14、经洪州,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B此诗开篇迂回委婉,用质朴凝炼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写出当年豪华不在,引发了诗人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C首联上句写时间,意兴阑珊,下句写空间,兴致勃勃,两两对照,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包含主题。D这首诗将属于空间和属于时间的词交错运用,毫无重复之感,是因为这些词语都环绕着“滕王阁”这一中心运用。E.末尾两句问句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完全相同。12此诗颔联(第二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3.补写

15、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25分)林冲见差拨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