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9624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4个小题,共51分)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2丛日云著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它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使全体公民最大限度地和尽可能直接地参与国家管理,行使主人的权利”为达到此政治目的采取的直接制度是A.财产等级制度和公民大会B.公职津贴和抽签选举C.轮番而治和四百人议事会D.陪审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3罗马人认为一个民族

2、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此设立专门的法庭来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万国法包括了其他民族的所有法律B.万国法仅包括能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C.万国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由民D.在罗马犯罪的外邦人用本邦法律审判4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德、英、法、美B.英、德、法、美C.法、美、

3、德、英D.美、英、法、德5“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A.三权分立制B.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C.国会两院制D.联邦制6据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共和观念风行B.帝制基础尽除C.传统文化皆废D.民权高度发达7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

4、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8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9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

5、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10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1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曾说:“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

6、击败了美国。”这位大使所说的“击败美国”指的是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C.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D.西亚产油国一致提高油价,引发美国经济危机12阅读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表,由此表推出的结论不符合史实的是A.成员国数量增长具有非均衡增长的特征B.20世纪6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期C.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关D.世界政治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13按照史学家陈锋、张建民的观点:“宋代至清代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属于“明清商业革命”表现的是商税收入

7、开始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江南地区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 传统商业发展,开始出现夜市A.B.C.D.14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15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

8、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C.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D.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16随着妇女更多的参与工业化生产,至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有503000名妇女符合地方选举的资格条件,并且已有妇女开始当选市长之职了。到1890年英国共有100名妇女在竞选学校委员会中获胜。1895年有近839名妇女当选为济贫法委员会委员。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B.工业领域走入近代化C.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D.广大妇女的不懈斗争17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

9、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洋行四处派人收购苏南地区的生丝。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A.官督商办的洋务经济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18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这两个时期“相互联系”的本质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19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股票、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

1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20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一有利时机”是指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2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有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19511970 年的20年里,其年均经济增长率为5.3%。其中,日本和联邦德国尤其突出, 1

1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了8.6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联邦德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8%以上。下面不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关贸总协定等的建立D.知识经济被普遍认可22苏联工业化时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中写道:“我们知道,19261927年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食,都没有达到战前水平。可是,到1930年时,粮食总产量即达51亿普特,到1933年更达到55亿普特,都已超过战前水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推动C.大规模开垦荒地D.农业政策和农产品结构的

12、调整23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了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D.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24下表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5秦代律法“细密严苛,轻罪重罚”,汉代律法则“以刑辅德,重德轻刑”,特别是汉武帝执政后,汉律更加明显地融入“三纲五常”的礼教

13、原则。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法家思想的彻底消亡C.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D.限制君权的主张甚嚣尘上26“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依据材料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科学理论决定着人类思考社会的自然法则B.启蒙思想内容和牛顿的科学理论相互矛盾C.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形成由偶然因素所决定D.科学理论为人们理性思考提供了思想武器2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

14、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28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B.C.D.2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_;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_。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A.取代戊戌变法 民国与清朝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 “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C.民国取代清朝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30“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31陈独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