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9527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三区高三历史月考试题2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行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2、右图是一件中国古代的著名瓷器,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可能属于A、民间手工业品B、史前手工艺品C、官营手工业品D、家庭手工业品3、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A、商

2、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重商主义观念十分盛行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4、明朝人陆楫认为:“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可见,在陆楫看来A、提倡奢侈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消费需求推动了明朝工商业的发展C、民风勤俭之地的经济发展必然缓慢D、重农抑商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5、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注:盛泽,镇名)下列对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达 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

3、发展迅速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B、 C、D、6、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可可、玉米、马铃薯等;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卡做生意。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1415世纪B、1516世纪 C、1718世纪 D、18世纪中期7、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下列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A、西班牙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B、英、法、葡等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C、意大利的商业优势地位因此得以充分突显D、西班牙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8、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

4、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践的经济条件是A、“光荣革命”后,英国进入稳定发展时期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9、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假如给这种埋怨心理的产生配上时间,下列最恰当的是A、1671年B、1771年C、1871年D、1971年10、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

5、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11、美国现代史学家芮玛丽在其著作同治中兴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这就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A、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B、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修补能力C、领导人物包括了奕和李鸿章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12、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

6、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由此可得出“宁波帮”发展迅速的原因可能是A、引进西方工商理念B、诚信经营C、与外商进行勾结D、依靠封建权贵1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纲中对新中国的税收做了一些调查,根据1952年以来官方提供的有关税收的数字,可以注意到如下一些递增级数: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税收100114128128145154206249以下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当家作主意识增

7、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A、 B、 C、 D、14、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打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句口号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深刻印记。下列同样可能成为同时期“深刻印记”的是A、居民凭票购物B、大庆工人为第一口油井欢呼C、召开公私合营庆祝大会D、建设浦东新区15、著名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曾说过,女人穿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这说明近代女子穿旗袍A、体现了女权主义色彩B、是一场服饰根本革命C、隐藏离效忠满清思想D、是民国教育改革的结果16、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所未见

8、,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报道者对人们的行为持批判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17、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来加以抵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空间 B、国际贸易额下降,进而加剧经济危机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D、各工业国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18、罗斯福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

9、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罗斯福希望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解决的问题是A、扩大生产B、开拓世界市场 C、促进消费D、通货膨胀19、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喻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0、1921年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曾在日记里记录:回忆一月间我们头一天到食堂去吃早餐,看见人人吃完之后,把所剩下的面包、

10、糖、牛油,或是用盒子装,或是用纸包起来,每个人都自己带回去;我们还笑他们真可谓穷极了;不想到午餐的时候,人人都有面包、糖、牛油,独我们3人没有,后来打听才晓得早晨所给的东西是整天的。与材料描述的情境相关的背景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食物配给制的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A、B、C、D、21、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在经济建设上过于冒进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A、B、C、D、22、“

11、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C、罗马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3、2006年,德国与法国抛开过去的历史情绪,共同编写两国高中历史课本。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历史资料或文件,力求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相,帮助学生了解整个欧洲史和世界史。法德两国如此做法的重要意义是A、结束两国对抗促进和平发展 B、为世界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C、进一步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D、推动两国的文化一体化进程2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

12、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5、下面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国家类型时间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0%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6、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场所,

13、到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全部裁撤,已有4000年历史。它在中国近代消失的主要原因有近代社会经济衰退难以支撑其庞大消耗 近代西方通讯设施的传入 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影响 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改变A、 B、 C、 D、27、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为此中国应对时代主题的举措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恢复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地位28、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C、国君承认了私

14、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2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3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密切结合A、B、C、D、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40分)31、(20分)材料一 昔者桓公问管仲曰:“寡人请问度地形而为国者,其何如而可?”管仲对曰:“夷吾之所闻,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