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9030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石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50分)1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了( )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C畜牧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形成2.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 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重农抑商从周代开始一直推行C、 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D、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

2、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4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C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

3、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 )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 6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7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手工业者的发展使劳

4、动力需求增加 B.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8宁国志载:“(宁国)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清咸丰前,民康物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 )A经济受外国廉价工业品影响大 B商品经济繁荣C是自给自足经济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9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情景,这一情景( )A属于编剧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明代或清代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10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

5、业,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起步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11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织麻”,靠纺织业和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城市仍处封闭状态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社会生活新旧并存12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1854年1855年1856年1859年数量13万担27万担37万担38万担A. 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

6、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13. 下图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峰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14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近代工业主要是轻工业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 B C D 15

7、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16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A B C D17.十九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

8、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 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18.读下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年代工厂占全国比重资本占全国比重工人占全国比重193719家0.48%305.2万元0.82%57871.26%1942546家20.56%16931万元8.8%3307413.7%A. 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 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C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D抗日战争促进了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19

9、.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20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项目时间粮食棉花钢煤原油1952年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1956年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工、

10、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21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之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B点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 B. C. D.23近代中国,“洋”族词便成了当时汉语词词汇中的一个大家族,如:“洋伞”“洋油”“洋火”“洋布”“洋钉”“洋房”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洋”族词的产生以及使用常常与它们所指事物的出现、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这些“洋”族词在老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