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454431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0有朋自远方来 教案 (6).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习案- 第十课 有朋自远方来类别知识点汇总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自己的学习重点难点“差异在哪里”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说它是重点,这是因为只有懂得了每一种文化习俗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进而才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说它是难点,这是因为造成不同民族、国家的人民在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既要承认它们的各不相同,又要从不同的文化习俗与背景来认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让世界手拉手”,这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它直接解决本课的研究课题“我们

2、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体现本课的主题。 请你把学习重难点择取出来吧!随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我国是东亚的一个国家,下列不属于我国邻近的地区是 ( )A.东南 B.南亚 C.中亚 D.西欧2.今年国庆,小华和父亲一起去新马泰旅游,出发前,小华向导游先生了解了一些情况。下列不符合新马泰情况的是 ( ) A.即使英语水平较差,在那里也不会有很大的语言障碍B.在那里用餐,将同样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C.在那里,你将看到很多蓝眼睛,高鼻梁的白种人D.那里的秋天,雨水很多,最好备带雨伞3.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不同,这是由于 ( )A.水土不同 B.生活习

3、俗和文化背景不同C.人种不同 D.自然环境不同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下列不可取的是 ( ) A.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平等相等 B.不一概排斥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C.不一无所知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 D.不加分析简单模仿,全盘照搬“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出自谁人之口 ( ) A.沙龙 B.阿拉法特 C.拉宾 D.佩雷斯6.根据上题,此人所在的民族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D.犹太教7.中华民族自古提倡人际之间要亲善和睦,仁慈为怀,相互帮助;国家之间要“协和万邦”,睦邻友好,平等共事。下列哪句格言不能体现这个道理 (

4、 ) A.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四海之内皆兄弟 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8.“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 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都应有选择其国家制度的权利各国人民都应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A. B.C.D.9.非洲有句谚语,“到了独脚人居住的村子就应该用一条腿走路”。下列哪个选项不能说明这个道理 ( ) A.入乡随俗B.不要把自己的规矩带到别人家中C.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中相互尊重

5、、相互学习D.对外国的文化与习俗全盘照搬10.中国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各国人民也从五大洲来到中国,这说明我国坚持了( ) A.一国两制B.对外开放C.依法治国 D.和平共处简答题:1.世界各国、各民族民俗风情各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请说说这主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哪些方面?2.我们为什么必须重视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 3.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小公民,我们应如何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辨析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整个地球就像一个村庄,所以世界各国各民族民俗风情已不存在差异”。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实践探究: 当

6、前班级中存在着个别同学自习课乱讲话、值日工作拖沓、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等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针对这些情况,班级决定拟一份和谐守则,号召大家增强集体荣誉感,维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特此向每位同学征集建议。课后把你们的建议交给班长汇总。如果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你认为(1)活动的目的:有哪些?(2)你是如何来进行活动准备?(3)作为班级的主人,请你为班级建设提出至少3条合理化建议。本课知识点1.世界各国的风俗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世界各国、各民族民俗风情各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7、多彩。2.不同民族和国家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不同的原因?(交往障碍的原因)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处理、解决问题时和方法的不同。 3.在交往中为什么要重视不同国家和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差异?(为什么要和世界各国人友好交往)现代科技发展把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近,整个地球就像一个村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日益加强,中国人走向世界各地,各国人民也来到中国。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处理、解决问题时和方法的不同。如果不了解或不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往往就容易造成我们交往的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误解,因此必须引起重视。4.

8、世界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正是这种文化习俗的独特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5.如何正确对待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差异?(怎样同世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交往?)要懂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认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对于外国的文化与习俗,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外来文化同样存在有毒有害的东西,对此应该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坚决抵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既不能只认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并把自己的文化习俗强加于人,也不能对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一概排

9、斥,一无所知。在交往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仪和礼节。 6.在现代社交场合最常见的礼节是什么?握手是现代社交场合最常见的礼节。它是对久别重逢或多日未见的友人相见或辞别时的礼节,也是一种表示相识、祝贺、感谢的方式。8、握手的方法和礼节是什么?注意握手顺序;握手前要脱帽和摘手套;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多人同时握手,不可交叉,待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间长短,可根据两人的亲密程度灵活掌握。 教学目标:懂得什么是民俗,理解世界每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掌握基本的国际交往礼仪,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在交往中也能够注意做到有礼有度

10、,最终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了解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时应有的礼仪、礼节,以及文明社会普遍认可的一些基本礼仪和礼节,学会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调查表:不同国家的主要节日代表性节日国家或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感恩节美国感谢上帝的恩典,吃火鸡,家人团聚看饮食 说差异国家主要习俗文化背景中国中餐,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及烹饪技术看中味觉的享受美国西餐,简单、快捷看中效率伊朗忌食猪肉看中食物的洁净、认为猪是污秽的动物印度咖喱饭查资料 看婚礼服 说差异地域中 方文化背景西 方文化背景礼 服红色的旗袍中式礼服 传统文化的元素 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装 西式服饰 经典仪式三拜九叩感谢

11、父母、长辈、亲友 在教堂,在神父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 结婚是上帝的旨意是神圣的 常用颜色红色 热情、喜庆 白色纯洁新颖亮点花轿、迎亲仪仗队 热闹、喜庆、感动 抛花球 简洁、浪漫追求有情调基本礼仪和礼节握手一般不能戴手套,用右手。对方是女士一般要女士先伸手。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时,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主动为女士 开门。交谈应面带笑容,语气温和,目光注视对方,落落大方。化妆适度的化妆代表对来宾的尊重。衣着社交场合要衣着整洁,穿着正装。就座以右为尊,长者、客人一般应坐自己的右边。 本课知识点回顾1.民俗,即民间的_,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_积久而成的。2.文化令我们知悉世界上最美好

12、的_和_,从而了解人类_ _的历史。3.人们的_、_都反映了本民族的习惯,这种文化习惯方面的差异对我们的_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4.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_。正是这种文化习俗的_,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_和_。5.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既不要_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并把自己的的文化习俗_人,也不能对别国民族的文化习俗_、_。6.我们要以_的态度、_的心态和_的胸襟,促进同世界各国人们的友好交往,让世界手拉手,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上、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吉祥、喜庆,象征革命和进步,象征顺利、成功,象征美丽、漂亮;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象征激进、暴力革命,象征危险、紧张,象征放荡、淫秽。 材料二:按亚太经合组织(A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