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54185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考点常结合区域图,以某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评价水利工程的利与弊,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情分析,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考题印证 1(2012天津高考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_; 反对的理由:_。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同时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析:支持的理由应从水库的防洪、发电、灌溉等功能方面分析,反对的理由

2、应从水库对地质、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及移民等方面分析 答案: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2(2011福建高考节选)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命

3、题立意: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河流流量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正确提取图中信息并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解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说明上游来水少,注意题目的提示“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工农业的发展”,则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答案: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3(2011新课标全国卷节选)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

4、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甲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乙为图甲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河口水坝对河口水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M水坝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它建成前后,坝内水域的水受海水影响的程度不同,海水咸淡有着明显差异,回答时应注意分开回答。 答案: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

5、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此考点常以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特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发展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调取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情分析,1(2012天津文综)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考题印证,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并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林地的分布面积较广,森林资源丰

6、富,最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答案:C,(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24题。,2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3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4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评价以及等值线的判读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第2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故

7、该地种植小枣树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第3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故多冻害。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枣树耐旱,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第4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 答案:2.A 3.D 4.A,(2011福建高考)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56题。 5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6

8、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不同生产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判断、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难度较低。 解析:山坡地的坡度较大,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增施肥料后,大部分肥料可能会随着径流而流失,因此导致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地表的坡度变小,地表径流的流速减慢,因此地表径流将泥土、肥料带走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而起到增产的效果。 答案:5.C 6.B,(2011安徽高考)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

9、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78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11,33,33,31,11,11,33,33,31,22,31,31,31,11,12,31,31,11,11,11,31,11,11,11,11,7.图中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运用

10、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第7题,依图可看出该区域土地有8处由湖泊变成了耕地,有1处由耕地变成了居住用地,即湿地减少,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旱涝灾害增加、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等,故B、C、D项错误。辽宁西部靠近半干旱地区,由于湖泊减少,耕地增多,灌溉增加,会使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故A项正确。第8题,蔗基鱼塘适宜于南方低洼地,同时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水稻是好热喜湿作物,辽宁西部不适宜推广种植;目前由于本区域耕地比重较大,又靠近半干旱地区,故为使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7.A 8.C,9(2012浙江高考节选)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 示意图”

11、,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同时考查考生调取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农业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土地、地形、水源等方面去分析。本题关键是查找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在以上几方面具有的优势。本题难点在于既要说全面,又要说准确。正确分析两地自然条件的差异,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从图1、图2比较可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多,占地广而导致农业用地少,黄河三角洲则相反,未利用土地数量大。黄河三角洲气候方面

12、优势是因降水少而光照条件好。黄河三角洲在开发中注意的问题应从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分析。 答案: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此考点常结合统计图、区域图,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同时考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化以及利用图表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情分析,(2012江苏高考)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

13、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考题印证,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 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的措施,同时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增加,故A项“持续快速下降

14、”说法错误;1990年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故B项中“始终”说法错误;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故C项错误;该市整体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波动上升,因此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故D项正确。第2题,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一产业和重工业代替轻工业的过程,到达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也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不属于产业升级,故B为正确答案。 答案:1.D 2.B,(2010福建高考)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34题。,3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 B C D,

15、4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 体现在 (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及其关系,同时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位置,价值最高,最具有优势。第4题,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价值量最低,占地面积较广,为降低成本,需布局在土地租金低的位置。 答案:3.A 4.D,5(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 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城市化特点、城市化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1)题,注意仔细看图,从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两方面回答。第(2)题,从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经济基础、受上海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