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545306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纲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化学考纲解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剖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计算1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趋势和程度(1)当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时,v(正)或v(逆)增大,v(逆)或v(正)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2)增大

2、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4)升高温度,不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5)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2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把与化学反应体系中各反应成分均不起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体”。(1)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2)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的标志(1)直接标志(2)间接标志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1)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浓度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的改变破坏了原平衡体系,使得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移动的结果是v正v逆。若条件的改变不能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或者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相

4、同,则平衡不发生移动。(2)应用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3化学平衡分析中两种重要思想的应用(1)等价转化思想。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即无论可逆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中间状态开始,只要起始投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可达到一样的平衡状态。(2)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它指的是将反应容器的体积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让起始物质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或扩大,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或扩大过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况。三、化学

5、平衡常数及转化率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根据反应进行(或平衡移动)的方向,设某反应物消耗的量,然后列式求解。例:mAnB pCqD起始量: a b 0 0变化量: mx nx px qx平衡量: amx bnx px qx注意:变化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这里a、b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弄清起始量、平衡量、平衡转化率三者之间的互换关系。在使用平衡常数时,要注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2化学平衡计算的极限思维模式“一边倒”思想极限思维可概括为:“始转平,平转始,欲求范围找极值”。例:mAnBpC起始: a b c转化极限: a a a平衡极限: 0 ba c

6、a3转化率计算公式转化率100%。【题型示例】题型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与定量计算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纯液体和固体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导致接触面积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2)对使用催化剂的反应,由于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能达到最大,故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温度的选择还需考虑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恒温时,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a充入气体反应物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也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充入“惰性”气体

7、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未改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4)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改变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相同;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降低温度、v正和v逆都减小,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大;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2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求算(1)公式法:v(B)用上式进行某

8、物质反应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2)比值法: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则有。【例1】(2016北京理综,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答案A【变式探究】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

9、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双选)()AK2SO4 BCH3COONaCCuSO4 DNa2CO3解析锌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若加入物质使反应速率降低,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由于不影响氢气的生成量,故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A项,硫酸钾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若加入其溶液,则对盐酸产生稀释作用,氢离子浓度减小,但H物质的量不变,正确;B项,加入醋酸钠,则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随着反应的进行,CH3COOH最终又完全电离,故H物质的量不变,正确;C项,加入硫酸铜溶液,Cu2会与锌反应生成铜,构成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错误;

10、D项,加入碳酸钠溶液,会与盐酸反应,使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 答案D【变式探究】(2014北京理综)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0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并不是只增大逆

11、反应速率,只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工业合成氨中,移出部分氨气(平衡右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并不是增大了正反应速率。题型二、化学平衡状态和移动方向的判断【例2】(2018全国卷)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已知:C(s)2H2(g)=CH4(g)H75 kJmol1C(s)O2(g)=CO2(g)H394 kJmol1C(s)O2(g)=CO(g)H111 kJm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H_kJm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填标号)。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mol2L2。(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积碳反应CH4(g)=C(s)2H2(g)消碳反应CO2(g)C(s)=2CO(g)H/(kJmol1)75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