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47037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第一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考纲解读】 1.熟悉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掌握河流补给类型及径流量曲线的判读。 2.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3.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液态水,(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_ _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水源相互,补给,(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蒸发,B降水,C_,D降水,E_,F_,G_,H下渗,I蒸发。 (2)水循环类型:ACDE属于 _循环,F、D、I属于陆地内循环,A、B属于_循环。,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植物

2、蒸腾,地下径流,海陆间,海上内,(3)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思维升华 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 涸”的特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特点的含义。,答案:“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_和_。 (2)水资源的分布,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巴西,

3、俄罗斯,中国,(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时空分布不均:_多,北方少;_多,西部少;_两季多,_两季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南方,东部,夏秋,冬春,(1)水资源的_、_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小贴士】 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数量,质量,如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越丰富,造成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而冬春季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

4、来越大。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_。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减少,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_;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_;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_;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_;改进农业_;提高工业用水的_。,地下水,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公民节水意识,灌溉技术,重复利用率,考点1 陆地水体的补给 母图导航,【信息解读】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总是由水位高的区域流向水位低的区域。 【深度链接】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1雨水补给,2.季

5、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积雪及冰川融水补给,3.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学法指导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明确坐标轴表示的内容: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一般为12个月。 纵坐标:表示数值特征,一般表示流量变化。,(2)观察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内容: 河流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3)分析流量的大小、季节变化的原 因:,主要由河水来源决定: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刚好相反;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由冰川融水补给;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

6、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学以致用 1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高度,一年中等于或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1)(3)题。,(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

7、的M、N点的变化是 ( )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解析:(1)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流量较大,可推测其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根据该河6月和9月水位偏高以及7、8月份水位偏低等信息可以判断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3)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M左移,N右移。 答案:(1)A (2)D (3)B,考点2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精析 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原因与解决措施

8、具体如下表所示:,学法指导 水资源的几种分析方法 (1)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量,二是人口总数。,(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说来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 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学以致用 2(改编题)以“面向未来的适应性水资源管理”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世界水大会于2011年9月25日至29日在巴西累西腓举行。来自全球56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1)

9、(3)题。,(1)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 ) A洪水径流量增加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C有效水量增加 D污染水量增加,(2)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每年的7000 km3增加到9000 km3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增多 B节水农业的发展 C修建水库 D河流流量增大 (3)下列叙述中属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的是( ),A发展节能工业 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 解析:(1)从1990年至2000年,总耗水量与除污染外的耗水量的差值增加迅速,加剧了世界水资源紧张程度。,(2)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10、和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都会增加水资源的使用量,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发展节能工业并不能减少水资源的短缺。 答案:(1)D (2)C (3)C,1考向 相互联系的水体,(2011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湿地的功能等知识点,图中“沼泽”“降水量”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1、1)根据图例可以看出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最小,径流量小河流搬运能力就弱。,(2)图中甲地周围是大片的沼泽,沼泽具有吸纳洪水、调蓄流量的作用,故河流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 【标准答案】 (1)A (2)D,【命题立意】 本题通过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考查气候、河流与地貌的关系以及湿地的功能,旨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读图识图以及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地理能力要求。,2考向 水循环 (2009年高考广东卷)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1) 图中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

12、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思路点拨】 第(1)题,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和流程可判断出:表示降水,表示地表径流,表示蒸发,数码的图例含义为流域间循环,,因此为跨流域调水。第(2)题,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排水环节,既要注意防止当地污染,又要防止对下游地区造成污染。 【标准答案】 (1)B (2)D,【命题立意】 本题组以某地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人类活动对

13、水循环的影响,同时考查对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技能和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分析近三年来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地表水的水文特征和区域特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常考点,特别是2011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在多个地方卷中均有呈现。,2从命题角度来看: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主要环节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种常见命题方 式。结合水库水位变化或河流流量示意图,考查地表水(河流、湖泊或水库)水文特征、水位变化及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常规命题方式,,2011年山东地理卷中出现区域示意图和文字材料相结合的命题方式。以区域水资源循环

14、利用模式示意图为背 景,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较为新颖的一种命题方式。,3从能力考查的要求来看:从背景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图文结合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莆田质检)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 ) A B C D 解析:选C。一般而言,从河流的源头到河口,随着支流的不断汇入,河流的流量越来越大。,2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中现象的是( ) A黄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解析:选A。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地 区,其上游地区水量较为丰富,但到了下游的“地上

15、河段”,由于较少水源补给,而蒸发、灌溉等使该段的水量减少。,3下列能反映黄河郑州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 ),解析:选B。郑州位于黄河的下游 段,该段河流为“地上河”,因此一年内任何时段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 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000元。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属于_和_区。 (2)结合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回答:,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 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环节施加影 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 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_。,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