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46106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五 化学实验基础,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可加热的仪器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石棉网、燃烧匙、玻 璃棒、铂丝。 (2)可间接加热(加垫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 器:烧杯、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2测量仪器 (1)测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 (2)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粗测:量筒、量杯。 精测:滴定管、移液管。 (3)测量液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3用于物质分离的主要玻璃仪器 (1)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2)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 (3)液体蒸发或蒸馏:蒸发皿、玻璃棒、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 酒精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1.药品的取用,3玻璃仪器的洗涤 (1)标准 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2)附着物的清洗 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选用盐酸洗。 附有MnO2用浓盐酸洗。 附有油污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 附有“铜镜”、“银镜”用稀HNO3溶解。 附有硫磺,用二硫化碳或热的碱液清洗。,安全常识,1玻璃割伤或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杂物,再用 双氧水消毒,然后敷药包扎。 2失火处理: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用湿抹布或沙土 盖灭,钾、钠失火用沙土盖灭。 3浓H2SO4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 稀NaHCO3溶液。 4浓碱沾

3、到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液溴滴到手上,要立即擦去,再用酒精擦洗。 6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1一般试剂的存放 (1)均应密封保存在低温干燥处。 (2)固态试剂应存放在广口瓶中,液态试剂应存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 常用液态试剂可存放在滴瓶中。 2特殊物质的存放 (1)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的试剂:K、Na浸在煤油中,密封;P4浸在水 中,密封;亚硫酸盐、硫化物、碘化物的溶液应现制现用;亚铁盐溶 液,应加少许相应的酸和铁屑。 (2)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H2O(气)而变质的试剂:NaOH、碱石灰、 Na2O2、漂白粉等,应注意密封。,(3)见

4、光易变质的试剂:浓HNO3、AgNO3、KMnO4、氯水、溴水等,应贮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 (4)易燃易挥发的试剂:酒精、汽油、苯、乙醚、丙酮等,应密封置于冷暗处,并远离火源和强氧化剂。 (5)易挥发的无机试剂:氨水、浓盐酸应密封并置于冷暗处;液溴密封保存在有玻璃塞的棕色瓶中,并加少量水水封。 (6)碱性试剂不能存放在磨砂玻璃塞试剂瓶中;酸性、强氧化性、易挥发性试剂不能存放在橡胶塞试剂瓶中。,难点解读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1将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相结合,以组合题的形式考查,复习中 要充分了解仪器的结构和用途、操作要求。 2通过识图了解仪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操作要求,考点1 基本实验操作,【

5、例1】 (2009广东理基,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思维点拨:氢氧化亚铁易被O2氧化,盛NaOH的胶头滴管必须插入溶液中,故A项错;O2难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项正确;点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故C项错;浓硫酸的稀释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以防止暴沸,故D项错。 答案:B,要点提醒画龙点睛 触类旁通 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几个问题 (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

6、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3)滴管的使用: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1(2010重庆,7)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实验设计和化学常见仪器的识

7、别能力,旨在通过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和装置的正确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装,B错;HCl在NaOH溶液中极易溶解,容易造成溶液倒吸,漏斗不应该投入溶液中,C错;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温度计应该插入反应液中,D错。 答案:A,2填写下列各题的空白: (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序号)。 AAgNO3存放在棕色瓶中 B氢氟酸盛装在铅制容器中 C用铝制容器装运浓硝酸 D少量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E溴水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F金属Li、Na、K均可保存在煤油中,(2)如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 相应的空格内:,烧杯 普通漏斗

8、圆底烧瓶 锥形瓶 分液漏斗 酸式滴定管 A_,B._,C._,D_。,(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g。,(4)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A.滴定FeSO4溶液,B.合成氨并检验, 氨气的生成,C过滤试剂,A_, B_,C_。,解析:(1)A项AgNO3见光易分解,存放在棕色瓶中;B项,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可盛放在铅制容器中或保存在塑料瓶里,但铅制容器笨重,一般只在制备HF时用;C项,铝在常温下遇浓HNO3时会钝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制容器可以装运浓硝酸;

9、D项,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以隔绝空气,防止白磷与氧气反应而自燃;E项,橡胶分子中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保存溴,水的试剂瓶应用玻璃塞;F项,Li、Na、K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保存时应隔绝空气,由于Na、K的密度均大于煤油的密度,故Na、K可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Li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无法沉入煤油中,故Li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封在石蜡中。 (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应是左物右码,砝码和烧杯如果放颠倒,游码的质量就应从砝码中减去,才得烧杯的质量。,答案:(1)D、E、F (2) (3)砝码和烧杯的位置颠倒了 27.4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在了碱式滴定管中 用干燥的红

10、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过滤时没用玻璃棒引流,考点2 化学实验安全,【例2】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 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 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 端,缓慢旋进塞孔中,思维点拨:A选项中汞易蒸发,其蒸气有毒,汞与硫粉易发生反应,该选项处理方法正确;B选项考查试管加热的基本操作,如方法不正确也会造成事故发生,B正确;

11、C选项浓H2SO4密度大,应将其加入乙醇中,以防止事故的发生;D选项考查仪器连接的基本操作,也正确。 答案:C,A B C D 解析:需要使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需使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固体的溶解,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混合物。 答案:B,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解析: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液体 时,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应在试管口的正上方;用托盘天平称 量物质时,应左物右码,故B、C、D错误。 答案:A,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