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4057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秋学期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1教学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3)了解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和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学以至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 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对气候的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季风环流形成

2、。 三、教学方法: 教法设计 1 .设问式教学 提出假设条件 分析得出结论 (单圈环流) 否定其中条件之一 分析得出结论一 (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否定其中条件之二 分析得出结论二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否定其中条件之三 分析得出结论三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2.探究式学习 基本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方法。 基本思想:“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四、课时安排: 1课时,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的概念,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2.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影

3、响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单圈环流,高低纬间热量差异,(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一,(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假设地表均一,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东北 信风 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动手绘制三圈环流,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变式拓展 (通过变式图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

4、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说明、分析的能力。),B,B,(通过该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三圈环流”的变式图 应用巩固 A、B、C、D分别表示气压带或风带,请结合图中信息(图中箭头表示风带)判断A、B、C、D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在图中填写名称。,(通过该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C,B,D,考虑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应用巩固 读图并思考回答:,A. B. C. D.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试说明你 的 判断理由。,(2)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北半球冬、夏

5、气压中心,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明显不同,使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 个高、低气压中心.,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缘故。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读图思考,先读图2.13“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4“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分析一下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

6、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为什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这样的差异?,对照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显著增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的缘故 .,海陆性质不一样又是怎样影响气压分布的? 具体情况如何?,(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

7、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60N,0,赤道低压带,大西洋,太平洋,东北季风,西北季风,1月份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副热带高气压带,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30N,0,赤道低压带,大西洋,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30S,东 南 信 风 带,东南季风,西 南 季 风,7月份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方法突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针对训练2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 (3)受A气

8、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_风。 (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_,故季风气候形成原因除_外,还有_。,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的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洲大陆。,答案:(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

9、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问题探究,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请利用所学气压带风带知识加以分析? 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却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请利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主要受东北信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

10、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大气环流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大气环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