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4057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提升,题型归纳,“受体”知识归纳总结,一、受体的化学本质及位置 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糖蛋白。一般包括结合功能区和效应功能区。根据靶细胞上受体的存在部位,可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前者受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激活,如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后者受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激活,如神经递质、抗原、多数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激素等)。,【例1】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中,甲、乙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说法正确

2、的是,A丙、丁图中的受体产生都需要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甲、乙两图中的信号分子都可以成为细胞外液的成分 C若乙图所示的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可以来自下丘脑而不可能来自甲状腺 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受体的本质及位置,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受体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分布于细胞内或细胞膜表面其合成一般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不需要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一般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甲图为体液调节示意图,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通过血液进行传送;乙图细胞为神经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或激

3、素,通过细胞间隙(其间隙液为组织液)作用于下一个细胞,二者都可以是细胞外液成分。人体性腺分泌的激素可以通过被动转运进入细胞内部,所以其受体为细胞内受体。 【答案】 B,二、信号分子受体复合体的作用机理 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亲脂性信号分子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受体结合形成受体激素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神经递质、多数激素不能通过细胞膜,只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转换和放大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cAMP(如胰岛素作用过程)或激活蛋白激酶(如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等,引起细胞应答反应。,【例2】(2011南昌模拟) 如图是雌性激素与相应受

4、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以下 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雌性激素相应 的受体在细胞内 B雌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一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雌性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解析】 由图可知,雌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中。雌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雌性激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并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答案】 D,【例3】下图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5、(1)表示的结构及组成成分依次是_和_。 (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假设胰岛素与结合,则激酶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有_。 (3)人类的糖尿病有I型和型两种主要类型,型糖尿病与内分泌腺和激素有关,型与靶细胞有关,试根据图B过程阐释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_。,【解析】 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原理,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胰岛素是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所以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B图靶细胞的特殊功能一定是该细胞能降低血糖,即增加去路,抑制来源。根据(3)题干信息“型与靶细胞有关”,可以推知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激素不能与相应受体结合或识别,从而导致血糖持续升

6、高而出现糖尿症状。 【答案】 (1)受体 蛋白质 (2)加速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 (3)靶细胞受体无法正常识别相关的激素分子,三、不同调节过程中的细胞受体 1物质代谢中的细胞受体 【例4】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对这一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 B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 C该病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D引起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析图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 由图可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是由于肝细胞表面没有脂质受体,导致脂质不能

7、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或转化,从而滞留在血液中。 【答案】 B,2植物激素调节中的细胞受体 【例5】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填细胞器名称)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酶催化_的合成,作为

8、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受体在植物细胞膜表面,其结合过程体现细胞膜(主要是其上蛋白质)具有识别作用。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利用ATP中的能量转运到细胞外,所以H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Ca2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核内DNA的转录,促进细胞内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合成。 【答案】 (1)识别(信息传递) (2)主动运输 高尔基体 (3)RNA聚合 mRNA,四、神经调节中的受体 【例6】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

9、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其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_。 (2)如果是一个抑制性神经元,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解析】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

10、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即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但是不能逆转传递,当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后,由于神经元为抑制性神经元,不能引起神经元的兴奋。故在C处不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答案】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2)不能 兴奋在突触中不能逆向传递(不能直接由传递到);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而对神经元却起到抑制作用,故在C处不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一、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 (一)观察生物电的方法 一切活的细胞和组织,

11、无论是静息还是活动状态都具有生物电现象,机体及其器官所表现的电现象都是以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为基础的。为了研究单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般利用某些无脊椎动物特有的巨大神经或肌肉,如利用枪乌贼的巨大神经轴突进行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如下图)。在没有损伤的枪乌贼的巨大神经轴突表面上放置两个电极(b、c)为记录电极,两电极中间连接记录仪,图中的记录仪是电位计,目的是观察两电极下方膜的电位变化。,题型研析,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与原理分析,1静息状态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时,图中所示的神经细胞外记录仪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神经细胞膜外表面各处的电位相等,但不能判断神经细胞膜外表面是正电位还是负电位。

12、图中所示的细胞内记录出现的偏转现象是很有意义的,根据电流产生的原理,由正电位流到负电位,则可说明神经细胞膜外表面为正电位,神经细胞膜内较细胞膜外为负电位。所以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也称为静息电位。,【例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能正确表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的选项是 (多选),【解析】 根据题意,D选项图示两电极都在神经细胞膜外表面,B选项图示两电极都在细胞膜内侧,故各处电位相等,记录仪不应出现偏转现象,也无法正确测量出神经纤维静息电位。A、C两选项图示两电极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电流

13、由正电位流到负电位,故记录仪出现的偏转现象是正确的。 【答案】 AC,2受到刺激时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若要观察受刺激的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往往用细胞外记录仪测试电位差的装置。例如,人教版新课程生物必修3教材的“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描述的就是细胞外记录,现将这一示意图细化如下:,通过图示电位计出现的偏转现象可以看出,当在图示神经的左侧(a)施加刺激,可以看到,靠近刺激端电极下方(b)先变为负电位,接着恢复正电位;然后,另一电极下方(c)变为负电位,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图中阴影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过程。该图说明,当刺激神经一端(a)时,这个部位膜的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

14、变为内正外负;而临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所以,在电位计上能看到两次偏转现象。,【例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刺激甲图中的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如何? (2)乙图中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若刺激骨骼肌b处,能否在c处记录到电位?,【解析】 根据图中的两幅图示,刺激图甲中A点或图乙中a处,电

15、位计均可出现两次偏转。在乙图中,若刺激b处,则电位计不发生偏转现象,原因是连接骨骼肌的是传出神经,d是一种突触,传出神经末梢属于突触前膜,肌细胞膜属于突触后膜,而兴奋在突触处(接头部位)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即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不能倒过来传递。 【答案】 见解析,(二)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下图为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甲图中的S是一个刺激器,R表示记录仪(图中为示波器),和它相连有两个电极,一个放在轴突膜的表面,另一个连接微电极,准备插入膜内。当未受到刺激时,若让微电极刺穿轴突膜进入膜内,那么在电极尖端刚刚进入膜内的瞬间,在记录仪上将显示膜内持续处于较膜外低70 mV的负电位状态。当神经受到一次短促的外加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消失,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在短暂时间内由原来的70 mV左右变为30 mV左右的水平。但这种刺激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膜内正电位值的减少,恢复到受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如乙图),【例3】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图乙所示。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哪一个选项,【解析】 该题考查的思维含量较大,侧重考查对测量部位与膜电位的变化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