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841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4分)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3题。1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C冬季河流结冰 D雨热同期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B水分C土壤 D热量3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读下图回答4-6题4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2、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5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6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7、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A BC D8、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

3、用C.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9、 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60的雨林,回答1011题。10、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做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1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4、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1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是 A东邻黄海和东海 B300N从中部穿过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南端 D东端有1250E穿过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ABCD14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517题。15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海拨高度 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16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A沙尘暴 B泥石流C地震

5、D水土流失17、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有差异,下列地区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三北地区”荒漠化 B.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C.河流下游与近海水污染 D.京津唐工业区重酸雨区18、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学考察19.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农业社会,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

6、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A.B.C.D.20、下列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21、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

7、展 2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C、23、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 责任B.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矛盾的,不可调和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24、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

8、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25 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B降低煤炭运输成本C发展化学工业D发展冶金工业26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27、图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二、综

9、合题(4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材料1: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4分)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害频繁(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 ,社会原因是_。29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17分)(1) A地形区的名称是_ ,B山脉是_ _A地区气候类型是 D洋流是_ (2)F所在的国家是_ F城市名称是_,(3)A地区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

10、体现在_ _、_ _ 、_ 。但雨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生产力的同时又具有脆弱性,其脆弱性的原因为_ _ (4)对于A地区的森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_ _ 破坏的直接原因是_ 破坏的活动有 、 、 、 30、读“某省地理简图”,回答问题。(12分)(1)此省是_简称是_位于我国_部(2)此省西南以_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3)本区著名的灌溉农业区_灌溉水源来自_(4)此地区荒漠化的人为的直接原因是(5)荒漠化防治的内容是31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11分)(1)填出我国三个著名的煤炭输出港A_港,所属的省是AB_港,所属的省是C_港,所属的省是(2)填出我国三条煤炭输出铁路线B_ 线 _ 线 _ 线C(3)为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_为主、_为辅的路网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