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437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脉络【阶段特征】本讲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线索,其核心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首先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次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考点突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底地点北京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错误地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抛弃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平反冤假错案(1)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底,大规

3、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3)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改革开放(识记)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内容(1)1978年,安徽

4、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的发源地)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概况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内容(1)改变所有制结构: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改革管理体制: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化(1)1992年党的

5、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3)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意义(1)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2)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3)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外开放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发展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新格局格局现在,对外

6、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作用(1)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2)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对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时间及内容作用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

7、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人民公社化1958年,扩大公有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特点: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触动土地公有制),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邓小平理论初步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1978年)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1987年)(1)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作出实现社会主义

8、现代化大体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概况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最终形成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意义(1)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精讲精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 【例1】(2015西宁中考)“如果要说20世纪有谁对全世界影响最大的话,我认为是邓小平。因为他领导人口将近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国家,走新的道路,中国变得与世界关系密切,成为全球大国。”这是著有邓小平时代的

9、美国汉学家傅高义对邓小平的评价,其中“走新的道路”是指()A中国重回联合国B中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C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与改革开放。联系与邓小平和改革开放有关的知识可知,由于邓小平的正确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C。【答案】C,1.(2016重庆中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B)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改革开放 【例2】(2014青海中考)它,屹立在中国的东南沿

10、海,成为中国近代首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上世纪80年代又成为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它是()A广州 B厦门 C上海 D宁波【解析】本题考查了南京条约内容与经济特区的设立。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故选B。 【答案】B,2.(2017河南中考)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D)A是农民自己

11、的发明创造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邓小平理论 【例3】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包括()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方讲话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包括: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故选D。【答案】D,3.(江西中考)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

12、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C)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实战演练1(2017西宁中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C)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2(2017广东中考)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B)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

13、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3. (2017东莞模拟)“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B)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大包干”4(2017衡阳中考)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D)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5(2017山西中考)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

14、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D)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 B C D6(2017内江中考)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D)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7. (2017河南中考)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D)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8(2017聊城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