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14313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题语 文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 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 动用先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 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

2、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丑与喜剧喜剧与丑有着不解之缘。在喜剧发展史上,丑始终被作为喜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喜剧进程中。这是基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正像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相比较而存在,孤立的、纯粹的丑无疑并不具备审美价值,而当它以无害的感性形式进入喜剧世界,即被赋予积极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喜剧是以笑的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丑,褒扬美的艺术,是“将

3、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的,其中包括恶的丑和善的丑。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愚蠢的字眼都会产生滑稽感,赢得笑声,激起喜剧愉悦。喜剧的“主角”是丑,这在传统喜剧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秋江中的老艄公,开的是“螃蟹脸”,笑纹如网;十五贯中娄阿鼠的鼻子上涂成白色小鼠,两片膏药皮挂在太阳穴上。丑而有趣,丑而滑稽。喜剧主角的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内在外在都丑的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例如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等等。喜剧并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而是将其置于可笑的历史“小丑”的位置上,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

4、的不自量力。艺术家在勾勒其丑态时是嘲笑、鞭挞、讥刺他们。这些丑类不唯因了艺术刻划而成为审美的对象,而且其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愚蠢的妄想破灭,也从另一面证实了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人类得以“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一类是外在、表面丑,而内在美。丑的表象使其本质的美更加楚楚动人。巴黎圣母院中面目难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真诚地同情受难的姑娘。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既丑又滑稽,但他刚正不阿,勇斗权贵。喜剧在勾勒善和美时,着重发掘其特殊的方式和常人常理的矛盾,以丑衬美,揭示他们可爱可笑的天真、自由、大智若愚的精神气质,从而写出令人喷饭的滑稽美。观众由此引发的笑带着亲切感

5、、契合感。另一类丑准确地说,是“乖讹”不相称、不协调。在此,人物和场景并无杂乱、破败或其他碍目的丑、难看,人物在道德上也无好坏评定,然而就是“不对劲”:角色和场景不相称,对话和心理相悖离,情节和观众期望相反,喜剧进程在奇特中完成,巨大的反差产生趣味,从而激起观赏者的笑声。喜剧的丑是笑的魔方,由对丑的漫画式勾勒,完成对社会历史的规律的揭示,而观众获得富有启示性的审美愉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喜剧发展史上,丑之所以成为贯穿喜剧进程的重要因素,源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 B喜剧是笑的艺术,而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或是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或是一种狼狈的姿态

6、,一个愚蠢的字眼。 C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喜剧总是以丑衬美,揭示人物可爱可笑的天真、自由、大智若愚的精神气质,从而写出令人喷饭的滑稽美。 D对于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这些丑角,喜剧只是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而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表明他对美丑辩证关系的认识是科学的。 B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长相丑陋,但心灵美好,在外在丑的映衬下,他的内在美更加突出感人。 C

7、所谓“乖讹”具体指的是角色和场景不相称,对话和心理相悖离,情节和观众期望相反等。 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秋江中的老艄公、十五贯中娄阿鼠、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等例子,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喜剧通过他们妄想的最终破灭,表明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 B喜剧丑角滑稽可笑的行为,常常引人发笑,而观众的笑声中带着亲切感、契合感。 C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作品在刻画他的形象时,进行了漫画式的勾勒,进行了夸大、变形。 D喜剧主角的丑虽然各具特点,但它们也有共同

8、之处,就是丑而有趣,丑而滑稽,使观众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2)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是谁的妈闫玲月张老太最近总是爱忘事,本来在炒菜,接个电话就忘记了,直到满屋子油烟味,她才慌忙往厨房跑。两岁的孙女要吃樱桃,张老太怕樱桃酸,打算放点白糖,却错将咸盐当了白糖,结果孙女刚吃进嘴里就哇哇大哭。柳娜将这些告诉了老公大旺:“你妈怎么整天丢了魂儿似的?该不是得了老年痴呆吧?”大旺细想母亲最近的状态,每天总说脑袋发沉睡不醒、眼睛睁不开,还问他们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大旺昨天明明在家里,母亲非问他去哪儿出差了。刚吃完饭,母亲又问吃的啥。大旺越想越怕,决定带母亲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9、。大旺不断在心里祷告,老天爷,求你了,千万不要让老太太得啥大病啊,我一个工薪族,可没钱救亲妈。诊断结果出来了,医生说:“主要是脑血管堵塞,脑梗塞是常见的老年病,尽量治疗控制发展吧。”大旺急切地插话问:“要是严重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医生说:“严重的话就是老年痴呆症。这个病怕受刺激,做儿女的平时要多体谅老人。”大旺的眼前马上现出一幅画面:母亲流着口水,神情呆滞,不认识任何人。 大旺一脸愁容地将医生的话告诉了柳娜,柳娜当即揭下脸上的面膜,瞪圆一双杏眼叫嚷:“我可不想伺候一个傻子!”大旺赶紧过来捂媳妇的嘴,但柳娜尖细的嗓音还是从门缝钻进了张老太的耳朵里。“不能帮带孙女也就算了,还要我伺候她,没门儿!快

10、给你姐打电话,让她把你妈弄走!”大旺的姐姐在外地,婆婆瘫痪在床需要她照顾。“这不好吧?”大旺幽怨说到。柳娜可不答应了:“婆婆是妈,亲妈就不是妈了?凭什么要你一个人管傻子妈?你快打电话,要不我和你离婚!”听着房间里儿子媳妇吵闹,张老太心头憋得慌。她悄悄打开门,顺着楼梯走出去,她不知要去哪儿,只想早点离开这个家。张老太穿过一条又一条马路,红灯绿灯不停变换,有一次差点儿被一辆转弯的车撞倒,司机骂了一句:“走路不长眼睛吗?”张老太路过一家菜市场,和她每天去的那家很像,可卖菜的人都仿佛不认识她,张老太捏捏黄瓜摸摸西红柿,招来卖菜的不满:“不买菜别乱动!”她又继续走,被天桥下的一阵歌声吸引,停住了脚步。一

11、个穿着破洞牛仔裤披着长发的年轻人,弹着一把破吉他,忘情地唱着,脚边放着一只碗,里面躺着几枚硬币。张老太听不懂他唱的什么歌,年轻人的样子让她想流泪。年轻人的衬衫辨不清原色,长发也好久没有清洗过,黏腻腻贴着额头。“孩子,你怎么不回家?”张老太问他。年轻人停住弹唱,打量张老太一眼,反问:“你怎么不回家?”张老太说:“我没有家。”年轻人说:“我也没家。”张老太走累了,坐在榕树下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多了一件外套,年轻人正凝神注视她。年轻人说:“你长得像我妈。”张老太说:“好孩子,你就当我是你的妈吧。”年轻人吃馒头,掰一半给她,她也不嫌弃,两人相视一笑。每当年轻人弹唱,她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像一尊雕像。

12、路人投来的钱币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吃饱肚子的。张老太的内心平静如水,白天听唱歌,晚上睡到天桥下,数星星,看街灯,听蝉鸣。张老太不记得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现在只有年轻人这个亲人,她想让年轻人有件换洗的干净衬衫,于是离开年轻人,去寻找衬衫。衬衫在一个女人手里,张老太伸手去拿,女人破口大骂:“哪里来的疯婆子?”张老太的手被一个满脸堆笑的男人抓住,这个男人对女人道歉:“对不起,我妈精神不太好。”女人白了他一眼,一扭一扭地走远了。这个男人拉住张老太说:“妈,你可让我找得好苦。”张老太看着他,不知所措。男人摇晃她胳膊说:“我是你儿子呀。妈,跟我走吧。”男人拿出一只金镯子,告诉张老太:“一会儿

13、我将这只金手镯丢到地上,你看到有人捡就说那是你的镯子,刚好想卖钱,到时候我出面做证,卖了钱咱们去饭店吃大餐。”张老太木然地点着头。金镯子被捡到三次,只有一次有人出钱买,男人得了钱,果真请张老太去饭店吃大餐,还一口一个亲妈地叫着,张老太乐呵呵地答应着。连服务员都说张老太有福气,养了这么一个孝子。男人好吃好喝地供她,张老太乖乖听他的话,丢镯子卖镯子,直到有一天警察带他们去派出所,张老太还搞不懂,警察为啥要抓她这个儿子。通过审讯这个男人,警察知道了事情真相,要帮张老太找到自己的亲儿子。张老太一脸茫然问警察:“他不是我儿子吗?那为啥待我那么好呢?”警察说:“大妈,他是骗子,在利用你啊。你儿子是谁?我马

14、上打电话联系他。”张老太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我实在不记得我到底是谁的妈了,我只知道谁对我好。” (选自小说月刊(上半月) 2015年05期,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文中儿媳知晓张老太病情后对丈夫撒泼,对张老太恶语相向,与张老太女儿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那样写张老太儿媳,根本目的是凸显张老太女儿的善良孝顺、有情有义。 B. 张老太与流浪汉的对话很值得品味。“我没有家”与“我也没有家”,相似的言语传达出两者相同的无奈与苦涩,同时多少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淡薄。 C. 张老太精神出现了问题,被儿媳称为“傻子妈”

15、。在警察局,面对警察一再询问,她“实在记不得我到底是谁的妈”的回答,印证了儿媳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 D. “我到底是谁的妈”,既是张老太的疑惑,也是本文对当今社会的发问。作者把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推至读者面前,发人深思。5小说中张老太离家后先后认识了两个“儿子”流浪汉与骗子,这两个“儿子”存在着鲜明的可比性。请试从性格品质和对待张老太的态度表现两方面对他们作简要分析。(5分)6小说最后,张老太说“我实在不记得我到底是谁的妈了”。有人认为她是患了老人病真的不记得了,也有人说她是内心混乱而刻意回避问题,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3)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独为神州惜大儒潘剑冰陈寅恪,相信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惊叹他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其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对于陈寅恪的记忆力,经过口口相传,难免带上一点传奇色彩,有人说他会背唐诗十万首,又有人说他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