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420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文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文科)段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科学家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相对论 B. 伽利略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C. 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D. 爱因斯坦建立了行星运动定律【答案】C【解析】A、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故选项A错误;B、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焦耳最早发现电流的热效应,并且明确了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故B错误;C、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故选项C正确;D、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定律,故D错

2、误。点睛:了解有关物理学史,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 如图所示,两人同时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方向拉小船,下列几种情况中,合力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两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故选项A正确。点睛: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两分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两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两分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范围是: 。3. 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于惯性导致的是()A. 奔跑的人绊到石头后会向前扑倒 B. 铅球出手后仍能继续前进C. 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后仰 D. 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穿跑鞋可提高成绩【答案】

3、D【解析】A、奔跑的人绊到石头后会向前扑倒是因为人的上半身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由于惯性的作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铅球出手后仍能继续前进,因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飞行,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着汽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仰,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穿跑鞋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惯性的有关问题,要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4. 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

4、,正确的是( )A. 重力、绳子的拉力、向心力.B. 重力、绳子的拉力C. 重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解: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它们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并使得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在物理学上,将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向心力是按照力的效果命名的,这里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向心力是效果力,匀速圆周运动中由合外力提供注意向心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5. 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分别画成如图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作

5、用在物体上,垂直斜面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6. 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时称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将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示数为G,则( )A. GG B. G= G C. G G D. 无法确定【答案】B7. 2016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至少应为()A. 3.6m/s B. 7.9m/s C. 16.7m/s D. 340m/s【答案】B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弯曲的轨道,钢球以一定的速度从轨道的始端进入,末端离开。对钢球在轨道末端速度方

6、向的判断,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是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故选B考点:考查了曲线运动点评:关键是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特点的正确掌握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出现,表示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B. 对于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仍能适用C. 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自然中所有的问题D. 相对论的创始人是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A、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对微观的世界的解释,经典力学对宏观物体的低速的运动仍然有意义,故A错误;B、C、对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仍能适用,对于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

7、经典力学不再适用,故B、C错误;D、相对论的创始人是爱因斯坦,故D正确。点睛:该题考查经典力学的使用范围与相对论的创始人,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记住相应的知识点内容即可正确解答。10. 如图所示,钟表的秒针、分针、时针转动周期、角速度都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秒针的周期最大,角速度最大B. 秒针的周期最小,角速度最大C. 时针的周期最大,角速度最大D. 时针的周期最小,角速度最大【答案】B【解析】A、时针的周期是,分针的周期是,秒针的周期是,秒针的周期最小,根据可知秒针的角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C、时针的周期是,分针的周期是,秒针的周期是,时针的周期最大,根据可知时针的角速度最

8、小,故CD错误。点睛:该题为基本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搞清楚时针、分针、秒针的周期本题容易将时针的周期误算为。二、填空题11. 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作加速直线运动,当F逐渐减小时,它的加速度将逐渐 _ ;速度将逐渐_ 。(填“增大”或“减小”)【答案】 (1). 减小 (2). 增大【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力F作用下作加速运动,当F逐渐减小时,物体的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增大,当F减小至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0;此后物体的速度不再增大,速度达最大。点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的变化;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

9、反时,做减速运动。12. 如图为物体的位移图象。则物体在02s内的速度为_m/s;24s速度为_m/s ;5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 m。 【答案】 (1). 1 (2). 0 (3). 6.【解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内的速度,内,位移不变,速度为0,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难度不大。1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圆盘上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离转轴距离0.2m。当小物块随圆盘一起以2rad/s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为_N.【答案】0.4【解析】滑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提供向心力: ,代入数据得

10、,方向:由所在位置垂直指向转轴。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三、实验题14.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目的是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守_定则;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低压、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在探究a、F、m间的关系时,每次都应保持一个物理量不变,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叫_.【答案】 (1). 平行四边形、 (2). 交流、 (3). 控制变量法【解析】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目的是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在

11、探究a、F、m间的关系时,每次都应保持一个物理量不变,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点睛:知道两个力合成时的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知道它们的工作电压,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含义。15. 某同学在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加速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点2,3之间的距离s3=30.0mm,点3、4两点间的距离s4 =48.0mm。则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s,小车在2、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

12、m/s2【答案】 (1). 0.1 (2). 0.3 (3). 1.8【解析】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小车在2、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根据解得:。点睛: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可以求出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逐差法可以得出加速度。四、分析计算题16. 一个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0.5Kg,在水平方向受到6.0N的拉力,得到8m/s2的加速度。求:(取g=10m/s2)(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合 ;(2)经过t=3s,物体的速度v

13、 ;(3)经过t=3s,物体运动的位移s .【答案】(1)4N (2)24m/s (3)36m【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经过,物体的速度:。 (4)经过,物体运动的位移:。点睛: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的直接应用,比较简单。17. 在离地面高度为h=20m处,将一个质量为m=1kg的钢球以v0=2m/s的速度水平抛出,取g=10m/s2. 求:(1)钢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2)飞行的水平距离x .【答案】(1)2s (2)4m 【解析】(1)根据 得:。(2)水平距离。点睛: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18. 如图一辆质量为500 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 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求:(取g=10m/s2)(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汽车以10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答案】(1)5000N(2)4000N【解析】(1)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二力平衡,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 (2)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故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点睛:本题关键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和受力情况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